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全國新增59個新型城鎮化試點 將重點探索農民工市民化

2015年11月30日08:04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全國新增59個新型城鎮化試點 將重點探索農民工市民化

  全國新增59個新型城鎮化試點 綜合評價體系有望建立

  多城鎮將重點探索農民工市民化

  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名單,繼2014年底公布在江蘇、安徽兩省和寧波等62個城市(鎮)開展第一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基礎上繼續擴大試點范圍,多個城鎮將重點試點農民工市民化。據了解,此次試點內容更具有指向性,包括按照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適當傾斜、根據京津冀協調發展要求適當向京津冀地區傾斜、在長江經濟帶地區選擇若干具備條件的開發區進行城市功能區轉型試點,並同時將14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列為城鎮化試點。

  擴圍 59個城鎮列入試點

  據悉,此次增加了北京市房山區、天津市東麗區、河北省白溝鎮、上海市浦東新區(臨港地區)、成都市等59個地區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此外,考慮到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與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聯系緊密,將北京市大興區、山西省澤州縣、黑龍江省安達市、上海市鬆江區、浙江省德清縣、海南省文昌市等14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一並確定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第一批城鎮化試點提出了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機制,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創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以及綜合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等五大任務。在此基礎上,此次試點的任務重點在於農民工融入城鎮、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城市(鎮)綠色智能發展、產城融合發展、開發區轉型、城市低效用地再開發利用、城市群協同發展機制、帶動新農村建設等領域。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二批試點將於2015年底前啟動,到2017年與第一批試點地區同步取得試點任務的階段性成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有序推廣試點成功經驗。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第二批試點地區中建制鎮試點數量為15個,明顯多於第一批的2個建制鎮試點。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57座人口百萬以上的特大城市集聚了1.66億人,佔全國城鎮人口的27%。20萬人以下的小城市與小城鎮,集聚了全部城鎮人口的51%。其中縣級單元集聚了全國新增城鎮人口的54.3%,是城鎮化的重要層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表示,要實現到2020年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的目標,尤其要解決好“三個1億人”問題,在大城市發展空間有限的背景下,應寄希望於中小城市和小城鎮。

  探索 多地重點試點農民工融入城鎮

  在第二批試點中,多個試點地區重點進行農民工融入城鎮試點。內蒙古包頭市的試點方案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政府承擔轉移人口市民化的義務教育、勞動就業、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性住房以及市政設施等公共成本,企業落實農民工與城鎮職工同工同酬制度。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以居住証為載體,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挂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

  在新生中小城市培育方面,河北白溝鎮的試點方案指出,將以開發區轉型、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為主線,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到2017年,常住人口達到2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到2020年,常住人口達到3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90%以上,居住証常住人口覆蓋率達到100%。其中,居住証持有人可享受子女免費義務教育、申請駕照、計生獎勵、衛生服務、就業支持、資格認証、醫療互助、社會救助和按規定享受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等社會公共服務。

  此外,遼寧省前陽鎮將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本地農民進城落戶原有權益可保留、當地城鎮居民基本公共服務可享受、原有經濟和財產權益可交易流轉,以及外來務工人員享受當地基本公共服務的低門檻戶籍制度。湖南省津市市—澧縣為降低農民落戶的顧慮,將實施在城鎮落戶農民可依法依規保留其原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及農房收益權或使用權,享有對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用地流轉收益的分配權利。

  事實上,全國發改系統此前召開的深入實施《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重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就明確表示,今年將力爭在農民工融入城鎮、新生中小城市培育、新型城市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總規劃師袁崇法表示,我國城鎮化發展已進入城鎮化高峰期的后半程,必須把解決人的需求問題放到核心位置上。

  “前半程城鎮化重點是城市不斷擴容,現在擴張得差不多了,重點就要轉向人的城鎮化。”袁崇法建議,要先解決農民工的市民化問題,加快推進居住証制度和戶籍制度改革。此外,要不斷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和治理能力,更好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需求水平。

  醞釀 新型城鎮化指標體系將建

  值得一提的是,發改委將對試點開展年度評估考核,建立試點動態淘汰機制,確保試點工作取得實效。建立健全試點工作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試點工作的推進情況進行動態監控,並將試點目標任務列入政府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范圍。

  “城鎮化成為了一把雙刃劍,在帶動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也讓我們付出了難以預料的代價。因此,中國迫切需要一套科學的新型城鎮化指標體系,全面、合理的反映城鎮化的發展狀況,以引導城鎮化從‘快’向‘好’轉變,走上可持續道路。”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徐林說,構建中國城鎮化指標體系的主要原則是重視質量、兼顧速度,重視導向、兼顧評價,重視全局、兼顧差異。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11月27日召開的城市中國計劃年會上了解到,中國城鎮化指標體系將分為人口、經濟、空間、社會、環境等五大基本領域。其中,人口、經濟、空間格局三個基本領域是城鎮化的數量型指標,社會、資源環境則是質量型指標。

  具體來看,數量型指標中,人口轉移方面,將在城鎮化率、非農產業就業人員佔就業人員比重、農業轉移人口數量等方面做文章,以提高就業非農化水平,促進農民工市民化﹔經濟建設方面,將重點關注城鎮淨增就業人數、非農產業增加值、三次產業效率,以提高城市經濟吸納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基礎設施方面,則對城鎮建成區面積、建成區人口密度、人口增速與土地面積增速的比率有具體限制﹔空間格局方面,包括城市群人口集中度、經濟集中度、建設用地集中度等。

  質量型指標中,居民生活方面將包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面積、人均受教育年限、每萬人醫院床位數、人均科技教育支出、登記失業率、城鎮房租支出佔收入比例等﹔社會保障方面,指標包括城鎮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農民工參加城鎮基本社會保險比例、每萬人持証社工人數﹔資源環境方面則包括單位GDP能耗降低率、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人均用水量、公共交通客運總量、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等﹔城鄉統籌方面則包括城鄉居民收入比、城鄉居民每萬人擁有醫務人員數比、人均教育經費比等。

(責編:譚翀、夏曉倫)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