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新郵預報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2016年新郵預訂全面開始

2015年12月02日14:03    手機看新聞

2016年新郵預訂現已全面啟動,即日起廣大郵迷可以通過在線與網點兩種模式進行預訂。

2016年新郵預訂的線上渠道在2015年集郵網上營業廳(http://jiyou.11185.cn)的基礎上,新增了集郵網廳手機APP客戶端和中國集郵微信商城,市民的選擇更加多元化,可以借助各類終端設備,通過指尖的便利操作輕鬆搞定2016年全年郵票。

為了服務好廣大新老用戶,中國郵政特別為新老預訂戶分配了不同的預訂時間。老用戶可憑本人有效身份証件於2015年10月9日起至11月9日在線上辦理預訂業務,或者自11月1日起至11月30日期間去郵政指定網點辦理。新用戶同樣可以選擇於10月9日至10月31日期間在線上進行預約登記,並於11月10日起至11月30日期間完成支付預訂,或者於11月10日至11月30日去網點辦理。

對於廣大郵迷關心的大小版預訂問題,中國郵政將延續2015年的做法,該預訂品種除了繼續供應老預訂用戶(憑2015年大小版預訂折預訂)之外,將面向2013年、2014年、2015年連續預訂3年或3年以上的套票或年冊預訂用戶(不含已預訂大小版票的預訂用戶)通過搖號中簽的方式確定新增預訂資格,並通過網站和短信等方式公布搖號中簽結果。

新郵選題歷來是郵迷關心的焦點,那麼2016年又有哪些郵票值得關注呢?從近日公布的發行計劃來看,題材涉及廣泛,藝術氣息濃郁,時代精神鮮明,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

民俗文化重視傳統回歸

2016年新郵的首個看點毫無疑問當屬第四輪“猴”票,生肖郵票歷來是全年的焦點,今年的“猴”票更顯“大牌”氣質:首輪“猴”票設計者黃永玉老先生時隔36年再度出山,為第四輪生肖郵票設計了一套兩枚,一枚是公猴攀枝摘桃圖,另一枚是母猴抱二子,呈現“一家團圓”的和美景象。泰斗級的大師與經典題材的再度牽手,這套票能否再續80年金猴的升值神話,值得期待。《拜年》、《二十四節氣》都將推出第二組,前者作為中國郵政為農歷新年推出的套系類郵票,“歡歡”、“喜喜”兩位卡通福娃將持續在新春裡為廣大郵迷送去祝福,郵票中所出現的春聯也將延續2015年的做法,由大眾投票選出。后者則將用國畫小品的藝術手法,通過典雅的扇面形式呈現出中國風的意境之美,2016年還將推出《月圓中秋》郵票,表現華夏兒女在盛世之下對家庭團圓的期望。不難看出,在2016年的全年郵票計劃中,加大了對民俗文化題材的發行比例,這表現出中國郵政對傳統價值的回歸,也是當今中國在實現“中國夢”復興道路上,運用文化力量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精神需求。

熱點事件呈現大國風貌

郵票具有以郵致史的功能,《第3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海上絲綢之路》、《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等熱點題材郵票的發行,呈現出時代發展主旋律。透過郵票的方寸天地,展現出一個積極自信、和平發展和大氣包容的中國,在推動世界世界經濟、政治、貿易、體育健康發展、構建國際合理新秩序上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傳統文化佔據半壁江山

《長城》、《玄奘》、《殷墟》、《正定隆興寺》、《相思鳥》、《中華孝道(二)》、《高逸圖》、《劉海粟作品選》、《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二)》等傳統文化類題材依舊佔據了半壁江山,他們通過歷史、人物、風俗、繪畫、建筑、文學等不同視角,演繹著瑰麗多姿的華夏文明。

長城和殷墟都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燦爛文明和悠久歷史的集中體現。以“國家名片”的形式全景再現,表現了對文化傳承的深層思考和探索。

名畫題材歷來都深受郵迷喜愛,本次發行的《高逸圖》出自唐朝孫位,表現的是魏晉時期著名的“竹林七賢”,盡顯一派雅士風尚。中國郵政曾發行過《石濤作品選》、《潘天壽作品選》、《齊白石作品選》等一批名畫題材作品,今年發行的《劉海粟作品選》,以郵票完美再現大師經典,作品中西合璧,激情噴薄、氣勢非凡。

工藝創新更添新郵“觀”點

通過對今年發行重點郵票題材的解讀,不難看出套系類的發行依然是大趨勢,這不僅能更全面系統的展現發行題材的內容和價值,也符合廣大集郵愛好者的收藏習慣。

同時中國郵政在印制工藝上也持續改進,《丙申年》猴票邀請9位中國頂尖的專業雕刻師共同參與,並最終由黃永玉親自選定雕刻布線效果。印制局更改進了雕刻版工藝流程,克服了雕刻版滋墨的技術缺陷,並選用了印刷效果最好的金墨,力求呈現出完美的印制效果。《水果(二)》則將繼續採用香味油墨的印制工藝,讓人視覺與嗅覺得到同樣的享受。《二十四節氣》沿用了扇面的形式,中國文化中對“圓滿”的美學追求得到充分體現。此外在互聯網+時代下,中國郵政也在不斷改善郵票體驗。《拜年》郵票將延續第一套的AR技術,廣大市民可以通過手機掃一掃,感受3D世界裡的中國傳統春節。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編:趙爽、庄紅韜)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