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找鋼網王東:產業互聯網創業的兩個誤區

王東

2015年12月15日16:37    手機看新聞

隨著國家經濟進入新常態及互聯網應用更加普及和深入,繼“消費互聯網”的浪潮之后,目前,我國的“產業互聯網”正在迅速興起。所謂產業互聯網,即是針對具體的各個傳統產業進行服務的互聯網。

產業互聯網的興起能夠有力的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有效改變該領域的資源錯配,同時產業互聯網帶來的訂單聚集效應能有效推進和優化該產業的生產結構。作為一種新的先進商業模式和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產業互聯網正逐漸受到創業者和資本的熱捧,自誕生於上海的找鋼網取得迅猛發展的成績后,大量的其他傳統產業領域紛紛涌現出來“類找鋼網”模式,可謂遍地開花。

但我們要清醒的看到,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不同,產業互聯網有其鮮明的特色,如果按照普通的對於互聯網創業和投資的理解,很可能會陷入誤區。那麼作為產業互聯網創業會有哪些誤區呢?筆者結合找鋼網4年來的創業經歷,來逐一分析。

誤區之一:傳統產業的從業人員大多素質不高,互聯網應用效率低。

這是最常見的誤區之一,但事實完全不是這樣。無論是鋼鐵、煤炭等傳統產業的從業者,他們是否使用產業互聯網提供的服務和產品,隻取決於這些服務和產品是否能夠給他們帶來有效的價值,而與其自身素質無關。

舉例說明,傳統產業的從業者確實有相當數量學歷層次不高,但基本素質整體不亞於出租車司機行業。而今,出租車司機就可以嫻熟的操作移動互聯網應用,傳統產業從業者為什麼不可以?出租車司機為什麼從不用移動互聯網到每天都要使用?原因在於,移動互聯網能夠給他們帶來了實際的價值。

誤區之二:產業互聯網創業關鍵要有足夠的資源優勢

這也是一個常見的誤區。自門戶網站崛起后,中國很多傳統制造業也都進行過產業互聯網的積極嘗試,但經歷了十幾年基本都失敗了。對於這些制造業來說,可謂是資源豐富,資金、客戶、品牌等等都不缺乏,但為什麼在過去十幾年時間並沒有成功?就是因為產業互聯網也是互聯網的一種,其創業發展也要遵循互聯網的普遍道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互聯網公司是因為具備了天生的某種資源優勢而成功的,他們都是從小做起,在創業之初隻拿到一筆很小的投資,逐漸發展壯大。在過去,也不斷的有各種天生就具備某種資源稟賦的企業企圖用資源優勢快速做大互聯網,但毫無例外的都失敗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資源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對於一個隻有很少一部分錢、幾乎沒有既有資源來創業的團隊和擁有非常多的錢、非常多的既有資源的團隊,他們的戰略思考、團隊的構成、內部的文化機制、戰術打法全都是不一樣的,這樣形成的團隊基因會完全不同,而這種團隊基因會決定未來。就如同國內革命時期,紅軍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幾乎一窮二白,經歷過很多挫折和摸索后,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適合中國特色的戰略戰術思想,這種思想和相應的機制是未來一步一步發展壯大並取得革命成功的核心關鍵。而擁有相對極大豐富資源的對手,從上到下形成了依賴資源、崇拜資源的思想,總是寄希望於靠資源優勢和獲取外部資源支持來一舉壓倒對手,最終難免一步一步走向衰亡。

在互聯網發展之路上,雖然創業團隊也是一窮二白,但隻要團隊自身優秀且對自身認識深刻、對環境認識深刻,自然能夠快速試錯找到方法和出路,當找到方法和出路后,爭取到相應的資源只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因為團隊強,才融資等獲取資源變得順利﹔而不是因為融資和獲取資源順利才團隊強。這是完全兩個概念。隨著團隊逐步發展壯大,獲取的資源也越來越多,這個時候那些天生就有某些資源優勢的團隊自然會喪失優勢而逐漸走下坡路。(作者系找鋼網CEO王東) 

(責編:趙爽、庄紅韜)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