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房地產去庫存事關經濟“一盤棋” 專家:讓農民工“市民化”

2015年12月30日00:14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 (周素雅)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圓滿閉幕,“結構性改革”等成為熱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的“五大任務”也因提振市場信心成為大眾熱議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化解房地產庫存,要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要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業內指出:巨大房產庫存壓力影響GDP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22億平方米,同比2013年末增加1.3億平方米,再創歷史新高。全聯房地產商會名譽會長聶梅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近6億平方米待售庫存,已經存在明顯的過剩。巨大的社會庫存量帶給房企的壓力將比想象中更加猛烈。”

“化解房地產庫存,其實質就是穩定中國經濟。” 中房數據研究院院長陳晟認為。

多年來,房地產開發投資佔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均保持在20%以上,且增長速度遠超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有業內人士指出,2014年,佔比下滑至18.90%,且投資增速遠低於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下滑已經直接影響了GDP。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說:“目前我國整個房地產處於復蘇艱難期,房地產復蘇如果出現問題,對中國經濟將產生致命沖擊。目前我國房地產現狀,一方面面臨三四線城市的整體庫存太高,另一方面面臨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太猛。這種分化性的變化過程很有可能產生強烈的虹吸現象,導致局部區域問題。”

專家建議:“去庫存”要結合“民工市民化”

中房數據研究院院長陳晟曾對媒體表示:“化解房地產庫存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挖掘農民工‘新市民’潛力。讓‘新市民’安心在城鎮落戶居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其核心是鼓勵大家持有住房,並進行資源再配置,以求化解庫存。”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玨林提出了多項策略。例如,為減少房地產增量以降低已有庫存量壓力而提出的“緩開發”﹔“寬門檻”,降低門檻兒,以求讓更多的有潛在購房需求者進入市場﹔ “盤活市場”,打通並融合保障房和商品房,以便消化部分商品住房庫存。王玨林還建議,政府可以通過減免稅費等政策,降低開發商成本,從而鼓勵其降低房價。

“緩解高庫存要配合農民工市民化,提出新思路。”劉元春指出,利用購售、租售並舉的住房制度的改革,利用市場與政府兩條腿都發力的新住房制度體系,來解決農民工市民化問題,也解決三四線庫存量過高的問題。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建議,首先,應該調整過度追求盲目性利益為導向的發展機制,特別是斷掉政府財政利益需求這一塊,把政府調動資源來推動房地產這一閘門關掉。其次,市場需求並非沒有,例如可加快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土地制度改革,農民進城后便會增加更多住房需求。另外還可以通過發行債券政府來回購存量房,回購以后給中低收入者。“當然這都取決於改革力度。”

然而,化解現有庫存,卻非一朝一夕。

“現有的庫存恐怕不是一兩年能去除的,有的地方甚至需要花上五十年才能化解。”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補充道。 

(責編:白宇、劉然)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