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2021中國經濟新觀察”系列報道六

“十四五”開局之年 綠色低碳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

人民網記者 余璐
2021年12月18日11:1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浙江安吉余村村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0個紅色大字熠熠生輝。人民網記者 余璐攝

“十四五”開局之年,綠色正在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這一年,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以碳達峰碳中和為抓手,開始了一場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變革。截至目前,全國完成造林5400萬畝,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升至82.6%,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突破10億千瓦大關……各地區各部門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步履鏗鏘。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會議的召開再次為綠色低碳發展指明方向。

綠色轉型提速有力 有序降碳推動高質量發展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成交量破1億噸大關!近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傳來好消息,7月16日鳴鑼交易以來,我國碳市場總體運行平穩有序,截至12月15日,累計成交量1.07億噸,成交額44.26億元。

這一年,我國加快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發。5月,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上線交易﹔10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發布……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統籌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步伐穩健。

2021年的中國大地上,一個個促進綠色轉型發展的項目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我國自主設計、建設的40萬噸煤制乙二醇項目在榆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投產,每年可以清潔利用煤炭60萬噸,推進煤炭消費轉型升級﹔

國家電投“暖核一號”正式投運,供暖惠及20萬居民,山東海陽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

一年來,我國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煤電、鋼鐵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得到強化,能耗強度繼續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3%,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2%。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列為未來一年重要的經濟工作任務,綠色低碳發展再次被插上“翅膀”。

加強生態保護 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十四五”開局之年,是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之年。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十四五”穩中求進開局良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畫卷正在舒展開來。

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穩步推進,我國成為亞太地區森林面積增幅最大的經濟體。截至目前,我國森林覆蓋率超過23%,有自然保護地1.18萬個,成為各種生物共同的家園。

污染防治成果不斷鞏固,今年以來,全國339個城市空氣優良天數的比例明顯提高,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6.7%﹔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上升1.2個百分點。

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快構建。10月12日,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裡,涵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目前,全國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處,約佔陸域國土面積的18%。

大江大河生態保護持續加強。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11.1萬艘漁船、23.1萬名漁民退捕上岸,萬裡長江得以休養生息。10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發布,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有了根本遵循。

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在神州大地,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綠色理念深入人心 推動形成綠色低碳新風尚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一年來,綠色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綠色行動的踐行者、推動者,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加快形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節約優先,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在生產領域,推進資源全面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在消費領域,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專家表示,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既需要公民體增進使命擔當和行為自覺,也離不開低碳生活知識的廣泛普及和相應產品的有效供給,為綠色低碳生活提供條件、創造便利,引導大家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今天既看到了精彩的表演,又學到了節約低碳的生活小妙招。”近日,在浙江省台州玉環大麥嶼街道崗仔頭村,村民張大爺觀看完低碳環保主題的大戲后,高興地說。這是今年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向百姓傳播綠色低碳理念,讓環保公益巡回演出“大篷車”駛入千家萬戶的一個縮影。

“把資源節約、低碳的生活譜寫成冊,陽光從黑板掠過沸騰著心窩。行動吧,來繪制滿園春色。”12月15日,由大學生原創的首都高校環境文化季主題曲《綠色相約》流露著當代大學生對綠色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青春風採。

一個月騎4萬公裡減碳達10噸!今年10月,生態環境部啟動“綠色出行減污降碳‘騎’樂無窮”的綠色騎行活動,騎行成為了生態環境部機關職工通勤的主要出行方式。

一組來自中國志願服務網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類志願服務項目超過107萬個,佔志願服務項目總數的近20%。在各地,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的探索實踐成果豐碩。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負責人表示,從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從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到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都離不開廣大公眾踴躍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生態環境部將在持續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完善配套設施的基礎上,通過宣傳教育、制度保障和有力監督等方式,強化全社會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加快推動形成綠色低碳新風尚。

“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我們定能繪就一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的美麗中國。

“2021中國經濟新觀察”系列報道:

“2021中國經濟新觀察”系列報道一:高水平開放促高質量發展 開放型經濟躍上新水平

“2021中國經濟新觀察”系列報道二:錨定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2021中國經濟新觀察”系列報道三:持續提升金融監管能力 “精准拆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2021中國經濟新觀察”系列報道四:敢為人先挺進科研“無人區” 扎實落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2021中國經濟新觀察”系列報道五:唱響奮進凱歌 鄉村振興展開新畫卷

(責編:張文婷、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