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潮”職業系列報道
健康管理師:行走的“健康生活指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伴隨新業態的興起,涌現出了許多新職業,職業種類總數已遠超“三百六十行”。與此同時,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職業興替周期不斷加速,這些因素都不斷催生著新職業,刷新著人們對新職業的理解。
新產業發展催生新職業,新職業裡更承載著時代的新意。不斷涌現的新職業,不僅為更多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機會,有利於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更有利於激發中國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的潛能。
人民網記者帶你走進這些“潮”職業,一起了解這些從業者的日常。
健康的身心是幸福生活的基礎。當前,隨著社會節奏加快、工作強度增加,很多職場人士常常忽略個人健康。同時,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慢性病患者數量持續增加,健康管理成為新的社會趨勢,“健康管理師”職業也應運而生。
據了解,“健康管理師”是負責健康和疾病的監測、分析、評估以及健康維護和健康促進的專業人員。7月7日,是“公共健康日”,今天,記者採訪到一位“健康管理師”,帶大家一起了解他們的日常工作狀態,以及我們應如何進行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
人民網記者:從事這個行業多少年了?健康管理師的一個日常工作內容有哪些?
健康管理師:我叫楊杰,我從事臨床醫學有33年的時間了,現在從事健康管理師的工作。我們的日常工作是圍繞著體檢的檢前、檢中、檢后三個階段,來完成一個全周期的工作內容。
檢前主要是收集客人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健康信息等,主要是來自問卷的形式。然后將這些信息錄入到客人的健康檔案當中,這些信息當中包含的內容比較全面,包括其疾病史、家族病史、生活習慣、職業、心理和睡眠狀況等等,這些都會在問卷中體現。
健康管理師會根據採集的信息,評估其可能存在的一些疾病風險,然后制定一份具體而詳盡的個體化體檢套餐。
套餐制定之后就是檢中環節了,在檢中體檢過程當中,對於健康管理是最重要的,我們會關注健康體檢過程的一些檢查質量和安全。
體檢結束以后,我們會根據客人的體檢報告,做詳細的分析和評估,從而來制定相關的健康管理計劃和治療方案。
在健康計劃以及方案實施過程中,健康管理師會不斷與客人進行溝通,包括對客人的一些健康宣教,對其健康的咨詢解釋等,都會貫穿到整個計劃以及實施方案當中。
后續還會有一個跟蹤服務的過程,主要看客人在實施這個方案過程中是否達到了治療或健康管理的既定目標,同時也是對我們健康管理師這個方案的一個評估。健康管理師是針對全生命周期做健康管理,不是隻做一兩年三四年。
人民網記者:為什麼會選擇從事健康管理師?
健康管理師:我從事臨床腫瘤學專業已經33年,臨床工作期間發現,絕大多數腫瘤患者來到醫院就診時,都已經到了中晚期,這種情況下對於患者來說基本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所以退休后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從事的工作能夠幫患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那這樣的工作將更有意義,所以在從事33年臨床腫瘤醫學工作以后,就轉型選擇做一名健康管理師。
人民網記者:健康管理師在上崗之前,是否會有一些專業培訓?都學些什麼?
健康管理師:健康管理師是要經過正規培訓的,而且是要拿到國家認可的一些資質要求的。健康管理師的培訓內容一般是包括兩大部分,其中第一大部分就是基本理論知識、技術知識的學習。另外就是一些能力的測試,能力測試會結合案例來完成能力測試的一個訓練。理論知識的面較廣,涵蓋健康管理師職業基本知識,相關法律法規的知識,還有一些健康評估的知識、健康保障與保險相關的知識、臨床醫學、運動醫學、心理學、營養學等知識。
人民網記者:您如何看待這份職業?
健康管理師:健康管理師主要是在健康體檢以及健康管理機構工作,當然也可以從事於其他的一些機構中的相關部門,包括企業管理中也涵蓋了健康管理師的一些工作范疇。我是從臨床醫學轉到了預防醫學過程當中,對我啟發是很大的。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一直有一種驅動的力量,讓我特別想去做一些能夠在早篩工作當中早期發現,然后為患者早診早治而挽留生命。
人民網記者:目前這份職業的收入如何?
健康管理師:收入方面,一般普通的健康管理師月收入在一萬元上下左右,對於有經驗的、從業有很多年的健康管理師,經驗非常豐富者,年收入可以過百萬。
人民網記者:您認為這個職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健康管理師:健康管理師的未來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在不斷地提高,但同時社會呈現老齡化趨勢,慢性病的發病率呈現出越來越高的現狀。
健康管理師作為近年來的新興職業,伴隨著我國慢性病患病率越來越高,老齡化、亞健康群體越來越大,百姓對健康意識逐步增強,國家也在加大對大健康產業的政策支持,所以健康管理師的市場是廣大的,前景也非常廣闊的。
相關閱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