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奮斗故事 感悟時代脈動”系列報道
新春走基層︱新發地批發市場:24小時運轉守護萬家“煙火氣”
“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事關千家萬戶,是最基本的民生。寒冬凌晨,在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裡,運輸車輛來回穿梭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春節期間,從批發商到採購商,彼此默契的配合保障了首都及周邊區域的農產品供應。
凌晨2點,當人們還在酣睡中,早起的新發地商戶和採購商在燈下忙碌的身影,與寂靜的夜晚融為一體。這樣的場景,對主營大蔥批發的商戶毛勇習和前來採購的社區菜店負責人許恆坤再熟悉不過。
2002年年底,毛勇習夫婦來北京謀生,在新發地市場附近租住的一間小瓦房裡,開始了她銷售大蔥的生涯。多少個春節她都在新發地度過,保障著首都市場蔬菜的供應,讓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大蔥,既服務了市民也成就了自己。
毛勇習和自己的員工在春節期間全力保供。人民網記者 李棟攝
“平時一直要忙到上午11點,工作才算告一段落。”毛勇習對記者介紹,春節期間自己和40名員工在崗保供,大蔥的日均交易量達100噸左右。
“我們在多個省份建立了3000畝的大蔥種植基地,採用‘公司+農戶+專業合作社’的模式,已建立起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鏈。”毛勇習談起現在的發展深有感觸,在食品安全方面創立的“勇習大蔥”品牌,不僅能追蹤到產地,還能追蹤到各農戶,每一步都確保責任到人。
堆成小山狀的大蔥正等待發往各零售點。人民網記者 李棟攝
現如今,毛勇習主營的大蔥年交易量達到4000噸至5000噸,產銷鏈條帶動了300余人就業,年交易額超1億元。
據北京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介紹,春節假期每天的蔬菜交易量達2萬噸以上。“市場既要數量保供,也要保証食材的安全,這樣才能確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把新鮮的果蔬運往百姓餐桌的最后一公裡,缺不了像許恆坤一樣的終端經銷商。大年三十凌晨,社區便民菜店採購負責人許恆坤如同往常一樣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在新發地水果批發大廳,許恆坤在和批發商協商價格后,以每筐60元的價格,購入90筐砂糖橘。為核驗質量,許恆坤每次都隨機打開包裝現場品嘗,確保口感和新鮮度都滿意后,才放心裝車運往社區。
“像砂糖橘之類的應季水果,都是百姓春節需求旺盛的產品,社區菜店的銷售量也比平時上漲了40%。”許恆坤介紹,自己的車隊每天凌晨2點來新發地進貨,4輛廂式貨車運輸水果,2輛廂式貨車運輸蔬菜,以保障春節期間為周邊居民的餐桌提供豐富的農產品。
“我們要在7點前運往昌平區和海澱區的幾家社區菜店。”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採購,許恆坤的貨車裡裝滿了大約10噸的果蔬產品。盡管室外氣溫已是零下14度,許恆坤的額頭已經滲出了汗珠。
在回程的路上,已是第5個春節沒有回老家過年的許恆坤感慨:“我們能做到的就是為社區居民的餐桌保供應、保穩定,自己的努力很值得。”
許恆坤在北京新發地市場採購果蔬。人民網記者 李棟攝
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日均進出貨車3800輛,人流量、車流量分別達到約6萬人次和2萬車次。“今年有2000余家商戶留守市場,24小時運轉。並在產地增加儲備,為春節期間北京農產品市場全力保供。”張玉璽說。
當記者問及大家的新年願望時,毛勇習表示,想要繼續擴大經營規模,帶動產地農民更多的融入到產業鏈中,讓百姓吃的健康吃的實惠。許恆坤則說,目標就是想開更多的社區菜店。
“講述奮斗故事 感悟時代脈動”系列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