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經濟體貨幣寬鬆導致的外溢效果,目前正在全球商品市場價格、跨境資金流動、幣值穩定等方面初步顯現出來,引發金磚國家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擔憂。其負面效果大體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所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增加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貨幣政策調控的難度﹔其次,金磚國家及新興經濟體貨幣將被迫升值,出口競爭力將明顯受制﹔另外,外部資金大舉涌入的可能性,也將給這些國家的金融市場埋下隱患。
以金磚國家中已經建立開放金融市場的巴西為例,國際資本正把巴西市場作為無風險或低風險狀態下的“掘金地”,一旦出現國際金融動蕩,巴西金融資產將立即成為國際資本拋售的優先選項。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國際資本繼續延續2011年態勢,大規模涌入巴西,埋下了未來資本大規模外逃的隱患。國際資本流動的大進大出可能給未來巴西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建立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將有助於穩定中國之外金磚國家貨幣。“鑒於新興市場經濟風險正在快速積累,發生類似1994年墨西哥危機、1997年東亞危機、1998年俄羅斯危機那樣的貨幣金融危機風險上升,這一擬議中的機構如能設立並正常運作,屆時對抵御風險是有利的。”
需要指出的是,受各國發展背景差異明顯等因素影響,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的建立不會一蹴而就,儲備庫有多大規模、各方佔比多少、如何使用等問題,需要各金磚國家的不斷協商、研究和完善。
![]() |
(責任編輯:曹華、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