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採取的方法是,對不同機構的職責范圍根據戰略作出調整,然后一個部門一個板塊理清楚。”3月29日,朱小黃透露,幾大業務板塊的結構已經形成,各位分管副行長也做了分工,並相應成立了若干委員會。
從總行一系列部門組織架構、職務體系調整看,有不少建行等國有大行的影子,尤其體現在前台公司、零售、金融市場和交易金融四大板塊重新設置上。
其中,前台業務條線上,中信銀行眼下已將零售業務作為全行戰略性業務強力推動,為此組建了大零售板塊,涵括零售銀行部、個人信貸部、財富管理部、私人銀行中心、信用卡中心、網絡銀行部。
知情人士透露,第一個顯著調整是,中信著手將500萬以下的部分小企業業務納入大零售板塊。在這方面,民生銀行(600016)已經先行嘗試,確為推動小微金融發展的一種合理模式。
此前業績發布會上,朱小黃也透露,未來在行業選擇上,有兩個東西中信要下決心和其他銀行不一樣,一是要全面進入服務業,二是消費性貸款,目的是將“一些過去非主流業務做成主流業務”。
零售業務條線第二個顯著調整,則是總行將成立財富管理部一級部門,強化對貴賓理財客戶的垂直通道和管理,這一點與建行頗為相似。此前朱小黃曾分管過建行零售業務條線,建行沒有單獨設立的私人銀行,統一將300萬以上金融資產的客戶納入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
目前,中信銀行已經設立了事業部形式的私人銀行中心,“要建立客戶營銷為主的經營模式,私人銀行要逐步轉變為獨立核算的事業部模式。”新的戰略規劃指導意見稱。
公司業務條線上,近期該行已經新建集團客戶部、機構業務部等部門,而類似集團客戶部等部門設置,均能看到建設銀行(601939)的影子。對公業務的目標是要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使得公司業務接近國內大型商業銀行水平,“大、中、小客戶資產比例關系逐步趨於2:6:2的基本比例。”
金融市場板塊,在2012年設立金融同業部的基礎上,中信未來將在原資金資本市場部的基礎上成立金融市場部。
在上述調整的基礎上,朱小黃認為,還要相應精簡全行各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原先中信銀行有十多個委員會,多且挂在不同部門,職能虛化,未來將縮減至六個委員會,即發展及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批發銀行業務委員會、零售銀行業務委員會、風險內控委員會、信息技術委員會、支持保障委員會等。
此外,中信還將參考大型銀行職務體系,設立首席、總監等商業化和市場化的職務體系,加強總行的綜合性管理,提高全行的專業化管理水平。重點設立首席風險官、首席財務官、首席運營官、首席經濟學家、首席信息官、首席戰略官等,在前中后台各板塊設立總監職位。
“我希望的是各個委員會和各個板塊分管副行長,能夠在板塊和跨板塊之間加大調動資源、協調處理問題的能力,實現條條與塊塊之間合適、合理的矩陣結構,能夠更加有效推進跨區域、跨國境的市場業務獲取。”
朱小黃將之稱為“強大的總行”戰略,即一個能力強大而不是權力強大的總行。
一句話,推進運營作業集中化將是總行的組織架構調整的發展方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