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信用卡成雞肋 聯名卡最后往往淪為普通卡--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銀行頻道

特色信用卡成雞肋 聯名卡最后往往淪為普通卡

徐嵐

2013年05月29日09:07    來源:信息時報    手機看新聞

  沖著10元看電影的優惠辦了一張信用卡,結果兩個月不到優惠活動就戛然而止﹔看在可以在高檔美容院五折做美容的特色上申請了信用卡,結果做了一次就被通知以后不再享受類似優惠。手上有著一張或者以上信用卡的你,有沒有遭遇過這樣的事情?據信息時報記者記者了解,目前很多銀行利用信用卡優惠吸引客戶開卡,但優惠活動即將到期終止,銀行還以此招徠客戶並不做任何提示。不僅有銀行誤導持卡人把普通信用卡當成某種特色卡或聯名卡的現象存在,還有許多真正的特色卡或聯名卡缺乏特色以致淪為普通卡的境地,客戶因此備受欺騙。仔細想一想,你手中那些所謂的特色信用卡是否已經淪為了雞肋?

  特色卡爭搶江湖

  支消費、分期付款、積分送禮、貴賓服務……隨著信用卡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這些信用卡傳統的功能已經越來越難以讓消費者提起興趣。為了能在眾多信用卡中脫穎而出,不少信用卡開始劍走偏鋒,或在傳統功能上加入一些特色功能和業務,或者將其中某一項功能發揮到極致,總之一句話:不走尋常路。

  “我打電話辦了張xx銀行的魔力女人卡,不但可以享受女性專屬健康保險,不定期還有親子歡樂積分回饋等優惠。”家住廣州市東風路的市民李女士告訴信息時報記者,現在不少銀行都發行了一些女性專屬卡,不僅卡面設計柔美,還有特別優惠,受到很多女性的青睞。同時,信息時報記者在多家銀行咨詢時,工作人員也向記者介紹了一些熱銷的女士卡。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卡受到眾多女性的喜愛,不僅因為其卡面設計漂亮,其主要的魅力在於此卡聯合了多家商戶合作,女性持此卡可享受不定期的各種特惠服務。

  除了女性卡之外,在當前競爭激烈的銀行卡市場上,還有多種特色卡:

  某銀行推出的園林主題信用卡,除了擁有信用卡功能之外,還有游園和一卡通支付兩大功能,這種園林卡就是該城市各大景區的游園年票。此外園林卡還集成了一卡通的功能,可以在該市全部公交車打卡支付。

  又如包括平安、興業、光大在內的多家銀行都發行了低碳環保信用卡,低碳信用卡僅提供電子賬單,不提供紙質賬單。為鼓勵客戶倡導低碳生活,部分銀行還特設消費滿額送碳權益:該卡首年刷卡交易金額滿3萬元,即可獲贈由興業銀行出資購買的1噸自願碳減排量。

  普通卡被當成特色卡“推銷”

  使用信用卡享受優惠活動對開卡客戶來說本是件好事,但優惠活動即將到期終止,銀行還以此招徠客戶並不做任何提示,做法十分不地道。

  2012年10月,市民王先生在廣州維家思看電影時電影院外某銀行正在擺攤宣傳辦“x購卡”看電影優惠,就興沖沖辦了一張。“當時銀行工行人員告訴我,每個星期的周四周五周六這三天,花十塊錢可以買一張電影票,一張卡每天最多買兩張。”而王先生正是電影院的常客,於是欣然辦下。

  不久卡辦下來了,因為忙於出差等工作原因,到年底前王先生才通過客服電話開卡。可當王先生隨后去維加斯看電影時,影城售票人員卻告訴他,看電影優惠活動已經結束了,這讓王先生很是不滿。“兩個月不到,辦卡時的承諾就毀約了,而優惠就快停止前,幾個電影院裡還到處貼著廣告呢,好像一點沒有要停的意思。”王先生還表示,辦卡時不但沒有任何工作人員告知其活動期限將盡,即便是在活動結束前后銀行也沒有發來任何短信或電話通知。對王先生來說,該卡已經成為一張普通的信用卡,這顯然不是陳先生想要的。

  更讓人氣憤的是,當王先生致電客戶表示想要銷卡時,對方卻表示,隻能讓他自己跑一趟銀行的信用卡中心辦理。這樣一來,除非王先生親自跑去銷卡,否則這張“x購卡”不僅不能讓王先生繼續享受看電影優惠,反而成了一個新的負擔:要麼保証每年刷卡8次以免除年費,要麼為這張沒用的卡平白無故地再花上幾百元年費。

  目前很多銀行都有誤導持卡人把普通信用卡當成某種特色卡或聯名卡的現象存在。某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訴信息時報記者,通常信用卡會借助各種優惠活動來吸引客戶,是一種常見促銷手段。而且信用卡活動的解釋權在銀行,一個優惠活動終止也很正常。

  聯名卡最后往往淪為普通卡

  類似的事情不僅發生在普遍卡身上,據信息時報記者了解,發生在有某種特色的聯名卡身上的此類糾紛其實更多。

  聯名卡由銀行負責發行,聯名企業向持卡人提供自身特有的服務項目或消費價格優惠。這種卡與普通信用卡的區別在於,聯名卡的優惠期限基本就是卡片的存續期或者聯名企業的存活期,而不是階段性的,優惠活動也不是那麼不確定,因而才有其特定的市場。但國內的聯名卡市場發展並不盡如人意,多數聯名卡僅僅停留於非常膚淺的合作層面上。不僅優惠內容經常模糊不清,缺乏實質性意義,而且優惠活動經常說停就停,讓聯名卡隨時都有淪落為普通信用卡的可能。

  在外企工作的漆先生是一位中層主管,經常要在國內飛來飛去,所以在了解到有銀行推出航班延誤賠付卡之后,就毫不猶疑地辦了一張。“像我們這種經常在外面跑的,遇到飛機晚點是家常便飯,你生氣也沒辦法,航空公司不會給你任何賠償的。后來有同事告訴我,x行有一種信用卡是承諾晚點2個小時就賠償200塊的,我一聽覺得很劃算,就辦了。”卡是辦下來了,但漆先生的問題卻並沒有得到解決。“年初的時候我飛海南,飛機晚點了18個小時。但我在申請賠償時,銀行卻說讓我提交各種資料,有一些他們之前根本就沒說明的,有些証據就沒有留下來,最后不了了之。還有一次延誤了3個小時,但銀行又說是屬於特殊天氣原因,不在賠付范圍內,最后也沒賠。”

  市民張先生也告訴記者,由於銀行工作人員承諾可以刷卡積裡程,所以他在某銀行辦了一張航空卡,但后來發現,換裡程的積分要求越來越高,一年刷幾萬都換不了一張廣州飛武漢的機票,等於是廢掉了。

  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一位銀行工作人員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採訪時揭開了謎底:

  第一,很多特色卡都是屬於銀行與合作方的聯名卡,這種聯名卡的合作初衷主要是為交換和利用雙方的客戶資源,並沒有進行細致深入的市場研究與分析,見有客戶資源就合作發卡,最終發現市場定位與設想相差甚遠。

  第二,重視發卡之初的優惠政策以求吸引申請量,但輕視后續有針對性的服務營銷策略,無法為持卡人提供具有延展性的服務功能,導致聯名卡的持續時間不長,無法產生積聚效應和雪球效應。

  第三,銀行與企業合作的步調不一致,合作缺乏深度與廣度,造成“聯而不合”,最好宣傳的“特色”卻無法完全實現。

  個別特色卡也有消費陷阱

  如果僅僅是淪為普通卡也就算了,但據信息時報記者了解,一些另類信用卡還存在著令人難以注意的消費陷阱。市民劉先生是一名個體商戶,去年曾辦理了一張某國有大行的免息信用卡。為了方便,劉先生的生意往來資金都使用這張信用卡,有時也用這張卡消費。今年2月他想辦理住房貸款,去查詢個人誠信記錄時才發現曾有幾筆不良記錄。劉先生這才發現,這張信用卡並沒有免息期,隻要透支馬上就要收取利息。

  后來劉先生前往辦卡行詢問,這才發現他那張所謂的免息信用卡其實是一張准貸記卡。什麼叫做准貸記卡?我國的信用卡有貸記卡和准貸記卡之分,雖然兩者都可以透支,但透支時的計息方式迥然不同,貸記卡可以有25-56天的免息還款期,而准貸記卡隻要一透支就需要交利息,每天萬分之五,而且准貸記卡的欠款必須一次還清,沒有最低還款額。一旦持卡人沒有在約定期限內全額歸還本息,銀行可以取消該准貸記卡。另外,如果持卡人往貸記卡裡面存錢的話不計任何利息﹔而准貸記卡如果往裡面存錢是以活期計利息,因此有些單位的工資會以准貸記卡形式發放,而持卡者誤認為是貸記卡盲目透支消費,支付了本可避免的冤枉錢。

  “當時辦卡的時候,我的要求是利息低的信用卡,於是銀行工作人員向我推薦了這一款,說是可以免息的特色卡,隻有少數信用良好的優質客戶可以辦理。但結果竟然是忽悠人,實在是太讓人生氣了。”劉先生對此事氣憤非常,但也無可奈何,因為在申請信用卡的時候類似條款已有說明,但劉先生並沒有看仔細。“是有幾頁辦卡人條款,但工作人員隻把我需要填的部門勾出來了,說其他的不用管,我就沒看了,現在想想自己也是太疏忽了。”

  對於特色銀行卡的種種弊端,上述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些特殊人群確有辦卡需要,但其實還有很多辦卡人並不需要辦理特色卡。“現在銀行的發卡種類重復,市場定位混亂,持卡人對產品特性模糊不清,最終失去了特色卡應有的特點。此外,很多特色卡本身就很無聊,只是噱頭好聽。比如有銀行推出某旅游景點的聯名卡,持卡人可以憑卡享受消費優惠。但很顯然,旅游景點消費多是隨機的和一次性的,很少會有人預先辦卡再去旅游,也通常不在短期內二次光顧,致使發卡意義大減,與普通信用卡實無分別。”該人士表示,如果手中的信用卡夠用了,再辦理信用卡時最好要慎重考慮,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不要為了一時便宜而多花了每年的年費錢。如果沖動消費而辦理了特色卡,之后又發現是多余的,最好盡快銷卡。

(責編:李棟、劉陽)

相關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