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的盈利模式
就具體的信用卡發行規模,三家外資行均沒有透露相關數據。但前述中資行信用卡中心人士介紹,其最高的發行規模估計也未超過100萬張。
推薦閱讀
多付錢欲退款竟遇冷
拿著低保存折去銀行取錢,銀行櫃員錯將280元看成2800元,還錢遭誤解...
銀行出售客戶信息 賬戶被盜刷250萬
怪圈:銀行日進斗金 實體業卻捉襟見肘
再添上億大單 深港資金互動開啟想象空間
大象群舞 70億元大單狂涌銀行與券商
首套房貸利率最低標准出台 七折優惠再現
億佰申請破產 合建網上商城銀行恐被追責
必讀:外資投行聯袂增持民生銀行|附股
盡管沒有具體的發卡量數據,但從年報上看,外資行信用卡業務佔比仍舊較低。花旗銀行(中國)早前公布的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該行信用卡貸款余額5億元人民幣,僅佔個人貸款總額的4%,佔貸款及墊款總額的0.7%。同期東亞銀行(中國)信用卡貸款余額為6.06億元,分別佔個人貸款總額和貸款總額的3%、0.5%。
因為發行規模的限制,外資行信用卡的盈利模式也備受爭議。對此,邱豐凱稱,花旗銀行現階段加入市場,做的就是差異化競爭。而在採訪中,三家外資行均談到客戶定位將趨於高端、細分化。
所謂“差異化競爭”,前述中資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認為,外資行的客戶主要定位於具有國際背景的人士,如外企和外事工作人員。這類人士看重外資行的全球性優勢,其兌換航空裡程、國際間積分永久有效等模式,吸引了主要的境外客戶,這點彌補了發行規模小的劣勢,另外,年費設置也是境外客戶容易接受的收費項目。
談到客戶構成和盈利空間時,邱豐凱介紹,目前該行信用卡客戶質量都非常高,而根據國際市場的經驗,即使在成熟市場信用卡業務能夠做到盈利也需要2年時間,因此目前花旗中國信用卡業務還處於投入期。
“現在東亞、花旗都不敢說已盈利,只是說給客戶提供了全方位服務。前期來看,外資行做信用卡提升品牌的目的大於盈利目的。” 這一點上,南洋商業銀行銀行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除此之外,因為網點設置局限,外資行還款渠道也相對單一。對此,花旗銀行表示將加大網絡渠道建設,而南洋商業銀行則表示,自己將依托中國銀行(行情,問診)、中銀香港及中銀卡司龐大渠道網絡及商戶優惠網絡,在外資行信用卡中佔據獨有優勢。
[全文閱讀]
通過鍵盤前后鍵←→可實現翻頁閱讀
內容導航
外資銀行信用卡生存調查:南洋銀行2000元年費最高
年費收入是主要部分
差異化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