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流動性風波“后遺症”--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銀行頻道

六月流動性風波“后遺症”

王媛

2013年07月31日08:15    來源:上海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六月流動性風波“后遺症”

  今年6月流動性風波雖時點已過,但其影響並未褪去,令7月券和貨幣市場出現了兩個異動。

  一是從現券市場來看,7月中下旬,國收益率曲線出現了罕見的平坦化趨勢,10年長收益率創下了2012年以來的新高。二是貨幣市場來看,雖然質押式回購短端資金價格的漲幅有限,但“線下”的同業存款利率卻漲幅較大。

  究其原因,則是此前因久期錯配問題被推至“風口浪尖”的商業銀行,在運用資金方面悄然改變,再加上央行此前一直“按兵不動”,令原先的銀行市“大戶”在買和同業拆借方面,都變得異常謹慎。

  銀行主動提高備付

  此前,商業銀行因久期錯配問題被央行警告,推至“風口浪尖”,而在6月流動性風波暫時褪去之后,商業銀行在資金運用進行了一場較大的調整。

  “經歷了6月流動性緊張后,銀行變得更加謹慎,券配置意願大幅降低。”一位銀行人士告訴上証報記者,過去的7月份,銀行操作意願謹慎,配置券不積極,令二級市場頗為清淡。

  記者從銀行了解到,一方面,在經歷了6月流動性風波后,為防范流動性緊張,銀行紛紛主動提高了備付。而商業銀行備付提高得越多,就意味著,用來買的資金就越少,這極大影響了銀行參與券市場的熱情。

  而另一方面,銀行在同業拆借市場對長期資金的需求加大,短期隔夜回購成交量佔比下降,顯示銀行對短期資金需求減少。

  據記者測算,7月下旬的質押式回購市場上,隔夜回購成交量在當日成交總量佔比不斷降低,以昨日為例,隔夜回購成交4471億左右,僅佔全部成交總量的七成左右,顯示機構“未雨綢繆”的中長期資金需求加大。

  而令銀行出現“提高備付、降低短期資金需求”的大背景則是,公開市場操作連續五周“按兵不動”,令央行態度難以揣測,資金面預期不明。

  謹慎預期仍未消除

  雖然央行一再重申,當下資金總體是充裕的,但在此次逆回購重啟前,市場仍對資金面預期的較為悲觀。

  “尤其是此前兩周,無論是當周到期量為零還是1600億,央行在公開市場均暫停操作,態度難以捉摸。”某險資投資經理表示。

  在連續數周零操作后,市場預期,央行本周仍將“按兵不動”。中信証券認為,雖然當下從降杠杆和保增長角度,貨幣政策可左可右,存乎監管層的一念之間。但在目前貨幣政策在宏觀政策走向存疑的狀況下,公開市場操作很難有大的轉變,央行也將盡量避免向市場傳達出明顯的政策信號。

  國信証券則表示,對資金面的悲觀預期,主要來自於對於貨幣政策取向的不確定性,而根源依然是6月20日流動性沖擊帶來的“后遺症”。

  “雖然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隔夜、7天品種表現穩定,但是這具有一定的‘管制性’色彩。但線下交易融資,如同業存放類的利率近期明顯走高,均以3個月SHIBOR加40個基點以上的浮動在進行,這依然顯示出市場對於未來資金面的擔憂。”國信証券稱。

  在此背景下,雖然昨日央行重啟逆回購打破了這種預期,但由於逆回購利率仍高企在4.4%,令短期資金價格回落幅度有限,均在11個基點左右,顯示短期資金緊張雖大幅緩解,但資金面謹慎預期仍未完全消除。

(責編:曹華、喬雪峰)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