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銀行頻道

銀行理財產品扎堆“過節” 投資者莫被高收益迷了雙眼

2013年09月17日08:35    來源:証券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銀行理財產品扎堆“過節” 投資者莫被高收益迷了雙眼

  “雙節”逼近,銀行“沖動”攬儲,讓今年的銀行理財市場火藥味十足。

  據金融界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統計,上周共有624隻理財產品發行,與前一周相比,增加了94隻產品。新增產品涉及60家銀行,與前一周相比增加了4家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整體上呈上升趨勢,周均收益率創十周以來新高。其中短期理財產品除14天和12個月期限以外,其他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揚。

  在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節節攀升的吸引下,投資者的“胃口”也被高高吊起,忍不住把目光投向那些預期收益率高的產品。

  拿星展銀行剛發行完的“股得利系列向上敲出1374期12個月人民幣結構性投資產品EZLQ”為例,該產品預期最高年收益率為10.05%。該產品雖然能保本,但收益類型為浮動型,挂鉤標的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之普通股票。

  該產品收益計算方法分三種,一是最佳情景,二是發生障礙觸發事件情景,三是最差情景。其中,最差情景為客戶將於到期日獲得100%的本金金額和年化0.05%的收益金額。也就是說該產品的收益取決於挂鉤標的物的表現。

  “天上不會掉餡餅”,因為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理財產品的相關風險,如市場風險,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將由商業銀行投入相關金融市場中去,而金融市場的波動將會影響理財產品本金及收益。再如信用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如果與某個企業或機構的信用相關,購買企業發行的債券、投資企業信托貸款等理財產品,就需要承擔企業相應的信用風險,如果這個企業發生違約破產等情況,理財產品投資就會蒙受損失。因此,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產品。

  業內專家提醒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不能隻看預期收益,更要關注產品的投資標的、產品結構、產品投向等等,盲目追求高收益反而會讓投資者陷入本金可能遭受損失的境地。

(責編:曹華、李海霞)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