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末將至、年末不遠,銀行對於儲蓄資金的需求再次增加。從近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值的走勢來看,昨日跨越月末時點的一個月期Shibor值已經達到5.67%,而僅僅9個交易日以前,其僅為4.523%。
面對考核時點,並為了避免6月份流動性緊張的局面再現,商業銀行提前展開了攬儲大戰。
一方面,銀行通過資金掮客尋找大資金在時點沖量。
在一個號稱攬儲交流的QQ群裡,成員超過600人,昨日記者上線數個小時就看到了十余條尋找“口子”——也就是尋找需要資金銀行的“小廣告”。
某自稱可以做北京、河北、河南等地業務的資金掮客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其近期北京地區業務的價格大概是每月額外貼息“一分五”——即千分之十五。該人士心算后對記者表示,如果需要資金停留過2013年年底,大概的“額外貼息”將超過5%,而如果隻需要半個月左右的短期資金(即停留過本月底),額外貼息也得高達一分三。此外,該人士強調隻做大資金業務,其自稱的資金量級高達一億元。
記者按照三個月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和掮客所提出的點位進行計算,資金方的額外貼息收益高達存款利息的7倍多。
而某身處南京的掮客則表示,在上海地區做“沖量口子”,如果要求資金在銀行停留過“雙節”,客戶提出的額外貼息點位為千分之四,當然中介還要收取一定的費用。
上述“貼息存款”也被質疑有高息攬儲之嫌,因此盡管供需雙方均十分活躍,但其合規性一直未獲得承認,銀行也大多十分低調地進行。
另一方面,銀行自身也行動起來,努力挖角“行外資金”,尤其是他行資金。
“我們銀行主要針對新增資金搞活動。”一位國有大行面向VIP客戶的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隻要9月30日在銀行的資產總額相對於6月30日增加20萬元,銀行會贈送電話充值卡”。
同時,多家銀行近期對於資金歸集的業務展開強勢促銷,以期待從同行處直接進行資金劃轉。
“從總額上看,全社會所謂的流動性其實大致是固定的,具有銀行屬性的資金總量短期內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因此所謂的向客戶攬儲,更多的是銀行與同業對手展開的資金挖角戰”,某股份制銀行的有關人士一語道破銀行攬儲大戰的“真諦”。
資金自動歸集的效率究竟有多高?從民生銀行的業務發展速度就可見一斑。民生銀行2011年全年累計歸集資金超300億元﹔截至2012年9月5日,民生銀行年累計歸集資金總額就突破了千億元大關﹔時隔兩個多月后,即截至去年11月底時,民生銀行跨行資金歸集總客戶規模超20萬戶,年新增客戶16萬戶,年累計資金歸集突破1500億元。
即使是銀行的行政工作人員,也不能免俗的被卷入攬儲大戰,“過去,銀行的行政人員很少背負存款任務,不過近期我們銀行的全體員工都有攬儲任務,且行政人員的任務是以部門為單位。”一位中小銀行的中層管理人員對本報記者表示。(記者 張 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