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理财产品要留心眼 是否银行代销关键看公章--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银行频道

买理财产品要留心眼 是否银行代销关键看公章

2012年12月10日08:17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近日,本报连续报道的银行理财经理私卖投资产品的新闻引起各方关注。专家提醒,银行对代销的产品也没有监管职责,如果产品说明书上刻意注明产品是由某某银行监管,也是值得投资者怀疑的,须了解清楚。

  近日,本报连续报道的银行理财经理私卖投资产品的新闻引起各方关注。还有投资者向本报爆料称自己有过类似的遭遇。投资者表示,由于是银行理财经理推荐的,他们一直以为是银行代销的产品,本着对银行的信任,才放心购买。那么,投资者该怎么分辨银行自己的产品、代销产品和非代销产品呢?

  记者了解到,目前投资产品种类很多,购买的渠道也很多,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识别银行代销的投资产品和非代销产品十分有必要。业内人士建议称,投资者最重要的是要认清收益越高风险就越大的道理,不要盲目地追求高收益率。

  客户:

  经常看到理财经理推销

  有投资者表示,如今到银行办理业务,遇到理财经理推销相关产品已经成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你到大堂办理基本业务,基本上是‘没人搭理’的,但如果透露出想要购买金融产品,理财经理就会十分有兴致地推介”。

  近日,在多家银行都拥有贵宾卡的郑先生告诉记者,某银行的员工最近向他推荐了一款年化收益高达18%的理财产品,虽然听起来很心动,但一直没有动手去买,“没想到现在真的有人出事了,还好没有贪心。”郑先生说。

  银行:

  不允许员工私自接单

  在第三方公司高额佣金的诱惑下,甚至在业内也出现了一些银行员工私自接单,利用手上的客户资源推销第三方公司的产品的情况。

  有银行内部管理者告诉记者,银行对员工的管理比一般的企业要严格许多,银行是不允许本行员工从事与本行业务无关的其他金融工作的,更不允许一线工作人员私自接单,假借银行名义代售其他产品,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将会受到非常严肃的处理,不排除会解除劳动合同,给银行造成损失或涉嫌犯罪的,还会被移交法办。

  该内部人士表示,由于接私单是违反规定的,因此许多员工在心理上也有一定的压力,客户不妨多问几句,在多了解情况之后再进行投资。

  业内解析:

  银行理财产品分两类

  据了解,正常情况下,市民在银行的营业大厅可以接触到的金融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银行自己的产品,如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贵金属产品、信托产品等,“这类产品完全是由银行自己研发的,出了问题,银行要负主要责任。”某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第二类产品是银行代销的产品。如某些保险产品、贵金属产品、基金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等,与第一类有重合,但区别要看具体的产品说明,属不属于代销。

  昨日,某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银行来说,代销的产品,银行对其所做的营销宣传和销售过程的合规性要负责任。”银行不能做虚假宣传,银行必须充分向客户提示产品的盈亏风险,不能代客操作。

(责任编辑:曹华、贺霞)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