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完美贖身 美國政府或獲得高達227億美元收益--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保險頻道

AIG完美贖身 美國政府或獲得高達227億美元收益

《環球企業家》記者 沈旭文

2013年01月11日08:20        手機看新聞

重生之路充滿峰回路轉的跌宕和伺機而動的狡黠

雖然美國政府對美國國際集團(AIG)的緊急救助,可能將成為金融危機以來最經典的企業拯救案例,但美國財政部的官員們顯然更願意對這個看上去堪稱完美的結局,保持低調與緘默。

當地時間2012年12月11日,AIG正式對外宣布,美國財政部將出清手中所持的AIG股票,美國財政部2008年對AIG總額高達1820億美元的救助行動亦隨之結束。根據近期AIG股價,並算上財政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此前分批沽售AIG股票所獲盈利,美國財政部及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這場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金融機構救助行動,預期能為納稅人獲得227億美元的巨額盈余。

財政部官員毫不居功自傲的“謙虛”態度,其實並不難理解。美國輿論界早已指出,作為此次金融危機中接受政府援助最多的企業,對AIG的緊急援助同樣被不少人視為一場極具爭議的政府干預行為。尤其是在2009年一季度,剛剛獲得政府注資不久的AIG即披露,根據信貸違約掉期合約共向美國和歐洲多家金融機構賠償930億美元,這立即引發輿論界一片嘩然。

“人們質疑的重點是,對AIG的救助是否已經變成拿納稅人的錢,去滿足其他金融機構的貪欲。盡管AIG只是按照早已定好的合約行事,但要知道,在當時華爾街已淪為眾矢之的的情況下,這樣的舉動會被視為‘政治不正確’。陰謀論者也會將這一點視為金融寡頭控制政府決策的例証。”一位當時供職於華爾街的投行人士表示。但亦有部分業界人士認為,恰恰是借助AIG的渠道,美歐多家主流機構才獲得寶貴的資金注入,進而避免了因多米諾效應而使金融危機進一步蔓延和加劇。

如若撇開至今未有定論的政治爭議,AIG重獲新生的歷程,也並非完全是一個企業通過大幅“瘦身”進而實現自救的俗套案例。與之相反,AIG的“還魂記”似乎更多充滿了否定之否定的矛盾,峰回路轉的跌宕以及伺機而動的狡黠。

賣,還是不賣?

作為AIG重生之路的主要規劃者,AIG現任首席執行官Robert Benmosche最主要的業績,在於成功幫助AIG剝離了大量非核心業務及海外資產,進而為AIG扭虧為盈並償還政府注資,奠定了堅實基礎。

然而在2009年8月臨危受命掌舵AIG之時,Benmosche所做的第一件事,恰恰就是暫停了AIG對旗下資產的盲目甩賣。

自2008年政府大手筆注資之后,盡管在高管獎金等問題上,AIG管理層不時令奧巴馬政府陷於尷尬,但在“瘦身還”的問題上,AIG的態度不可謂不積極。從2008年12月至2009年8月近九個月的時間內,AIG陸續出售了旗下從事財富管理業務的AIG私人銀行(AIG Private Bank Ltd.)、從事機械相關保險業務的Hartford Steam Boiler(HSB)、在墨西哥和俄羅斯的消費金融子公司和台灣友邦國際信用卡公司[AIG Credit Card Co (Taiwan) Ltd]。不止於此,AIG分別出售了其在加拿大的人壽保險業務、在東京的日本總部大樓和在紐約曼哈頓的集團總部大樓。這些交易共為AIG帶來了超過30億美元的現金收入。

然而在事后,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些資產實在賣得有些便宜,更關鍵的是,這種資產剝離似乎毫無邏輯可言。甚至有美國財政部內部人士認為,如果AIG繼續以這樣的方式處置資產,即便將非核心資產都賣光了,美國政府也很難在數年內收回對AIG的全額救助款。作為資產賤賣的一大副產品,市場對AIG的信心也在2009年7月再次跌入谷底,AIG的股價也創下當年3月以來的新低。

2009年8月,擔任AIG董事長兼CEO11個月的Edward Liddy正式宣布退休。這位在2008年臨危受命的金融圈老手,盡管在AIG資產剝離的問題上頗有瑕疵,但其確保政府救助順利注入的一系列努力,起碼為AIG保留了重生的希望。而Liddy的繼任者,正是曾擔任大都會人壽CEO長達八年之久的Robert Benmosche。

Benmosche在上任伊始,立即對多個正在進行中的資產剝離項目進行了重新評估,同時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對主營業務的重振上。在外界看來,這位個性強硬的CEO並不希望在一個賣不出好價錢的市場上繼續過快地出售AIG的優質資產,尤其是像友邦保險這樣能夠持續為AIG提供強勁現金流的保險資產。

同樣暫緩出售的還有日前面臨中國財團並購的International Lease Finance Corporation (ILFC),這家以飛機金融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曾一度被視為AIG最容易剝離的非核心資產。然而,AIG最終還是以潛在買家出價過低的緣故,暫停了對ILFC的剝離行動。

另一方面,盡管與國會和紐約州監管部門因為AIG高管薪酬問題而齟齬不斷,Benmosche仍堅決延續了Liddy充分利用政府救助措施的方針,將包括友邦保險及美國人壽保險公司(Alico)在內的大量擬剝離資產股權轉由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代持,從而為AIG的有序重組贏得時間。

2009年三季度開始出現的經濟復蘇,也幫了Benmosche的大忙。伴隨著經濟復蘇和全球股市市的回暖,全球壽險行業在保費收入及投資收益兩方面的境況均得以極大改善。AIG旗下主營壽險業務的SunAmerica Financial Group便在AIG聲譽受損的巨大壓力下,依舊在多個壽險產品類別上保持著市場佔有率行業前十的地位,這也令AIG的主營業務得以歆享2010行業復蘇所帶來的紅利。雖然直到2010年四季度,SunAmerica Financial Group獲得的續保收入以及養老金存款仍未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但業績狀況已經明顯好轉。

在AIG的另一主營業務財產保險和意外保險領域,AIG旗下負責這部分業務的Chartis公司雖然在2010年四季度大幅計提了42億美元的新增賠付准備金,且當年保單總價值進一步下降了8%,但通過增加銷售經紀人佣金,以及適當縮減巨災險和員工賠償險的銷售,Chartis在2010年基本完成了業務重整。這一業務整合的效果,在2011年得以逐步體現。2011年四季度Chartis獲得了3.48億美元的淨利潤。

高價脫手

雖然AIG停止了對資產的盲目甩賣,但Benmosche卻並非如AIG管理層在接受政府緊急救助之初規劃的那樣,希望最大可能保留AIG龐雜的資產帝國。在發現合適的交易機會后,Benmosche亦會毫不猶豫地成為交易推動者。這種角色轉變,在AIG處置友邦保險的過程中,更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

在Benmosche上任之初,AIG原本計劃將以亞洲為主要市場的友邦保險在香港上市,借此獲得融資以維持經營並盡可能償還部分政府救助。Benmosche改變了這一計劃,轉而希望將友邦賣給英國保險巨頭保誠集團(Prudential),以獲取更多的資金回籠。

但這一方案在AIG內部,卻遭遇了以時任董事長Harvey Golub為首的反對者的阻擊。在Golub等人看來,作為AIG少數保持穩定盈利且位於新興市場的保險資產,友邦保險的控制權對AIG的復興顯然有著關鍵性的意義。

令人感到諷刺的是,對友邦保險極感興趣的保誠集團,同樣不斷向股東描述友邦所具有的巨大價值,而這種吹捧不僅坐實了Golub們的擔心,更引發了其他人對友邦保險的興趣,並使得AIG為友邦開出的賣價不斷升高。最終,由於價格原因,保誠集團於2010年6月放棄了對友邦的收購。AIG也回到了令友邦保險IPO的原點。

作為這場失敗交易的另一后果,Benmosche立即以辭職相威脅,要求獲得對今后公司業務更大的決定權。這一舉動也直接導致他和Golub矛盾的激化,並令Golub因無法獲得多數董事會成員的支持而於2010年7月黯然離職。

2010年10月底,友邦保險在港交所挂牌,但AIG仍舊放棄了友邦三分之二的股權,並以此獲得了200億美元的現金回籠。而在2012年3月、9月和12月,AIG又擇機出清了手中全部的友邦股權,這三次減持又為AIG帶來了一百多億美元的現金收入。

正是基於局面趨於平穩的判斷,2010年9月底,美國財政部與AIG就加快償還政府緊急救助資金達成協議。這也拉開了美國政府逐步減持AIG股票的序幕。2011年1月,美國財政部宣布AIG已完成資本重組,並將其在AIG持有的近80%的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

未消逝的野心

在2010年友邦保險IPO之后,AIG不再有大規模資產剝離行動,而是進入了穩步提高主營業務收入並重新試水其他金融產品的穩定復蘇期。可耐人尋味的是,看上去一直在全面收縮戰線的AIG,卻在2011年2月向日本富士火災海上保險公司發出收購要約。彼時,AIG已經持有該公司55%的股權,並希望以470億日元獲得該公司剩余的45%股份。而在日本地震發生后,AIG仍決定按原計劃收購這家提供意外保險的日本企?業。

這一收購案例,亦被業內人士視為AIG始終未放棄其全球擴張野心的例証之一。“AIG還是看好亞洲市場發展潛力的。把友邦保險這些資產賣掉,並不一定是撤退,反而有可能是更方便地調整在亞洲市場的布局。”一位在華外資險企高管表示,友邦的主營業務是壽險,AIG減持友邦的同時,卻從2011年起依托旗下的美亞保險加強了對國內財產險市場份額的爭奪。其對富士火災海上保險的收購,同樣包含著AIG加強對日本財險意外險市場掌控力的意

一位友邦保險內部人士也表示,退出友邦並不代表AIG將放棄亞洲壽險市場,相反AIG或許將會通過與亞洲本土保險企業建立合資企業等形式,重新在亞洲發售壽險產品。2012年11月下旬,AIG被指正與中國人保接洽,設立合資保險企業以銷售壽險產品。而這一合作亦與AIG參與人保IPO相關聯。

Benmosche個人的雄心或許也決定了AIG在海外市場上只是伺機而動,而非全面收縮。一位曾與Benmosche接觸過的國內金融業人士就表示,一旦AIG融資狀況完全恢復正常,AIG在保險市場上發起新一輪並購,則並不令人奇怪。“Benmosche在大都會人壽時,成功實現了大都會的上市。他在AIG的作為也絕不會止於還清政府救助。他才66歲。”

(責任編輯:朱瑤、賀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