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保監會發布《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剛剛兩個月。在此期間,《証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多位人士明確表示正在謀劃成立相互保險組織,而日前南開大學的一則公開倡議則把這種想法正式公開化。
正如生機勃發的春天,成立相互保險組織的各種想法也正在萌動。業內人士認為,相互保險組織或將迎來一個發展的春天,但在細分的保障型需求市場,其優勢將體現得更加明顯。
謀劃首個校友相互保險公司
日前,南開大學天津校友會的一則公開倡議引起了業界關注。這也是保監會發布上述《試行辦法》后首個明確提出擬成立相互保險組織的組織。
倡議書稱,從國務院到天津市政府和保監會等發布的政策看,相互保險組織被大力提倡。“校友是有一定親情的群體,最適合相互保險的業務目的,因此南開大學天津校友會倡導設立一個校友相互保險組織,擬定名‘天津公能相互健康保險公司’,已與保監局與保監會溝通,監管表示大力支持,恰乘天津自貿區政策的先行先試東風,機構獲批可能性較大。”
據記者了解,南開大學天津校友會屬於南開大學校友會下獨立分支機構,屬於一般社會團體,擬征集1000名相互保險公司發起人作為創始會員,初始運營資金1億元。擬成立的公司性質為一般互助保險組織,保險產品方向包括人身意外保險、大病保險、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同時,該組織對相互保險的組織機構和經營團隊也進行了規劃。
所謂相互保險,指的是有相同風險保障需求的投保人,在平等自願、民主管理的基礎上,以互相幫助、共攤風險為目的,為自己辦理保險的經濟活動。針對南開大學校友會的倡議,業內人士認為,倘若實踐順利,有可能在大學、大型企業等主體之間起到一種帶動作用,或將刮起一陣成立相互保險組織的新風。他認為,“校友是很好的群體,有共同的紐帶和類似的需求,彼此之間有信任和道德約束,這樣的群體成立相互保險公司,開展保險保障業務十分有利。”他表示。
熱情涌動 細分市場空間大
事實上,除南開大學的公開倡議之外,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多位業內人士正在謀劃籌備相互保險公司。有的組織與相互保險公司類似,今后或許可以向相互保險轉型。
一位保險從業者籌劃成立相互保險公司的想法也日漸清晰,他表示擬成立的相互保險公司將以保險從業者為依托,保險從業者及其親友為客戶對象,以相互保險的業務形式展業,保險產品同樣是保障型的。
對這些相互保險組織的籌劃設想,業內人士認為,同類人群有相似的背景,風險保障需求趨同,適合發展相互保險,這對豐富保險市場組織形式,挖掘保險業新的增長點十分有利﹔同時,相互保險公司的產品大多是保障型的,保監會在就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辦法答記者問時提到:“能更好地發展有利於被保險人長期利益的險種,從長遠看將對我國保險產品結構甚至商業模式產生重要影響。”同時,監管層還將從法律環境、優惠政策等方面給予相互保險組織支持。
相互保險本是保險的最初形態,發展至今股份制保險公司已佔主流,現在相互保險熱度再次高漲,恰似一次保障的回歸之路。資深保險專家、最惠保創始人陳文志認為,相互保險對處理某些群體的某些保障需求非常有效,由於保障是第一目標,因此越是在社會發展的高級階段,這種形式越受推崇。
“如果群體選擇得當,相互保險的優勢可以充分發揮出來,這比股份制保險公司強很多,對細分市場非常有效。”陳文志表示,未來,相互保險公司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對相互保險組織的局限,一位保險學教授表示,在這種體制下,風險分散主要是依靠組織內部來消化而不是整個社會來實現,因此其保障程度有限。同時,另一位老保險人表示,盡管相互保險組織有自己的優勢,但當保障人數超過一定規模時,就不能沿用簡單的運營模式,精算團隊、產品團隊、投資團隊等都不能少,最終在組織形式上,以及經費開支等方面也會與股份制保險公司趨同。因此,短期看,運營模式較為簡單的相互保險公司在有特定需求的、保障型的細分市場上,其優勢將體現得更加明顯。(冷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