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保险缺失 保险公司大“财”小用--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保险频道

巨灾保险缺失 保险公司大“财”小用

2013年04月27日16:55    来源:中国经营报    手机看新闻

  4月20日发生在四川芦山的7.0级地震,再一次把人们对于保险业保障功能的期望与遗憾摆在了台面上。

  据统计,截至4月23日15时,四川省共有48家保险公司,预计赔付14295.83万元,已赔付1373.83万元。其中24家财险公司预计赔付13899.9万元,已赔付1273.73万元;24家人身险公司预计赔付395.93万元,已赔付100.1万元。

  此次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尚在变化之中,业内普遍预测总额会在百亿级左右。然而,1.4亿多元的保险赔付相较于百亿元的损失还是显得杯水车薪,于是,一直缺位的巨灾保险又“轮回”到人们视野中。近日,“房子倒了依然要还月供”的报道流传甚广,真实地反映了受灾民众在大灾面前的无奈。

  保险公司齐发力

  有了在汶川地震中积累的经验,5年后的保险公司在此次地震灾害应急响应方面愈发从容。

  自地震发生以来,各家保险公司迅速反映,不仅为灾区提供资金捐助,同时均在第一时间启动紧急应对措施,公布报案方式,开通理赔绿色通道,成立抢险救灾小组到现场勘察受灾客户情况等,尽最大努力帮助灾区渡过难关。截至4月23日,各保险公司已向灾区捐款7800万元。

  有了在汶川地震中积累的经验,5年后的保险公司在此次地震灾害应急响应方面愈发从容。

  笔者获悉,中国人保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将帐篷、食品、水等物资送抵灾区,并成立承包情况清理小组、查勘理赔工作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协同抢险救灾,同时调遣“中国人保”号无人航拍飞机展开空中勘察任务,获取千余张珍贵的空中航拍照片。

  中国太保不仅为震区客户制定了8项保全服务措施,包括6个月内客户申请保单补发免收工本费、6个月内提交保单复效申请免收延滞利息、6个月内提交保单还垫申请免收垫交利息等,还在服务好本公司客户的同时受理同业产险公司客户报案,引领行业协作。

  平安产险主动向客户推出快速定损,简化手续,并使用超级网银支付,以便第一时间将赔款支付到客户手中,同时在意外险理赔方面实施零查勘、零单证,车险方面实施一站式定损,有据先赔。阳光产险经过3日紧张、全面排查,也已确定首批承保及理赔名单,涉及车险、企业财产险、农业保险、意外险等领域。

  虽然各保险公司在保监会“应赔尽赔、通融赔付”理念指导下采取了多项措施,但就现有数据分析来看,此次保险公司在四川省地区赔付率尚不及5年前的汶川地震。

  险种缺失

  “像地震类的巨灾保险属小概率事件,从公众角度看,潜在需求很大但现实需求不大。”

  据统计,2007年四川省获得原保费收入335.8亿元,保险公司赔付16.6亿元,赔付率约5%,而2012年四川省原保费收入达819.5亿元,若按1.4亿元的赔付计算,此次赔付率仅为1.7%。

  在广发证券分析师看来,雅安市保费占比相对较低是此次地震赔付率偏低的主因,一方面财产保险的免责包括地震,总体上所受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寿险投保率较低,保费收入6.62亿元,仅占全国0.07%,意外险和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占全国0.11%及0.07%。预计此次地震对保险公司盈利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

  笔者了解到,在此次地震中,雅安地区的畜牧业、养殖业、纺织业等多个领域都有不少企业严重受损,损失多达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也不在少数。而这其中最应发挥却未能发挥作用的,就是人们盼了40年的巨灾保险。

  “像地震类的巨灾保险属小概率事件,从公众角度看,潜在需求很大但现实需求不大;从供给方看,早在1996年以前地震险还被包含于家庭财产险中,剔除后保险公司也就没在做了。如此一来,供给双方不能有效汇集,再加上政府方面又制定不出一个合适的机制,这就导致了巨灾保险一拖再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朱俊生说道。

  我国目前“需求方”保险意识不强从其他保险指标的变化就可见一斑。经统计,2007年至2012年,反映国民参保程度的全国保险密度分别为541.4元/人,736.7元/人,834.4元/人,1083.4元/人,1064.4元/人,1143.8元/人;反映保险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全国保险深度分别为2.8%,3.25%,3.32%,3.65%,3.04%,2.98%。

  现实难题

  汶川地震后,国家已责令保监会牵头研究我国巨灾保险体系建设,目前已接近尾声。

  就“供给方”保险公司来看,若想推动巨灾保险,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保险公司的服务是通过产品来完成的,如果启动巨灾保险,相关的保险条款应该怎么写,度应该怎么把握,这点还相对容易,难的是产品的费率怎么计算,计算所依赖的基础数据要怎么选取,以什么标准选取等等,还有一系列的技术细节需要斟酌。”某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真的在保险过程中遇到巨灾,可能就不是某一个或两个公司可以解决的,是采取再保分担机制,还是采取公司间共保机制,或是二者交叉实施,与技术比起来,机制如何建立又更为重要。”

  纵观国外经验,朱俊生也给出了两种选择。第一,以政府管理为主。如政府可成立巨灾保险基金,通过税收、财政拨款或与民政部门协调救灾款等来筹资;第二,市场化运作。政府提供支持,保险公司来做,政府的介入在于提供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等,经办管理交给市场主体,将二者优势结合起来。如果发生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政府可否考虑承担兜底责任,或者承担一部分,如超赔的额度。此外,如果出现缺口,保险公司是否可以跟政府借款,以后再慢慢偿清。

  记者从知情人处获悉,汶川地震后,国家已责令保监会牵头研究我国巨灾保险体系建设,目前已接近尾声。同时,今年农业巨灾保险或许会有一些新动作,相比地震类巨灾,农业灾害更常见,且我国农业保险已发展起来,排名世界第二位,无论是中央1号文件还是新出台的《农业保险条例》都有提及,一些保险、再保险公司等已在筹备相关方案备之后审批。或许农业巨灾保险能够成为巨灾保险的先行探路者。

(责编:张文婷、乔雪峰)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