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樂玉成6月2日接受“中國媒體絲路行”跨境採訪團書面採訪,就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哈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內容回答了媒體記者提問。他認為,當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最迫切的任務就是互聯互通。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5月訪華期間正式投產的中哈連雲港物流場站項目,成為中哈互聯互通合作的又一標志性工程。
據介紹,除了農業合作外,陝西正與中亞國家合作勘探中亞地區油氣資源,與哈薩克斯坦共建水電、光伏和風電等項目。依托骨干企業,在航空、汽車等領域與中亞國家共建產業園區。建立與中亞合作的內陸離岸金融市場和開發基金,正在爭取上合組織開發銀行、歐亞銀行落戶西安。
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副主任劉亞農說,合作中心中方區域按照“境內關外”模式管理,人員和貨物可在中心內跨境自由流動。由中方境內進入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物資和區內設施自用設備,視同出口,實行退稅。由哈方進入中方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物資和區內設施自用設備免征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旅客每人每日一次可攜帶物品免稅額8000元。
有關現在新疆開展針對暴恐分子的“嚴打”行動以及採取的安全措施,我想知道他怎麼看。“政府採取的措施怎樣?”我故意裝得漫不經心。“這樣大家應該會覺得安全吧。我贊成政府的做法。這是不得已的辦法。但也帶來了一些不便。比如在烏魯木齊南站。”他說。“他們(暴恐分子)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次,我問得有些直接。“不知道,也不理解。”這次,他也回答得很干脆。
陝西省省長婁勤儉表示,張騫出使西域讓絲綢之路成為了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的紐帶,漢長安城遺址、大小雁塔、大唐西市等見証了絲綢之路的開通、發展和繁榮。其中,大唐西市是最早的國際貿易集散地,得到了沿線各國高度認可,這在推動民間文化交流上具有代表性。
“陝西與中亞國家在歷史上有很多淵源,這是難能可貴的。” 婁勤儉說,在哈薩克斯坦有一個陝西村,他們說著陝西話、吼著秦腔、唱著童謠、吃著陝西風味食品。作為省長當然要去“走親戚”,看過之后令人感動,通過交流陝西與其建立了省洲合作關系,並推進了能源化工等領域的合作。“此外,陝西有上百所高校具有一定教育優勢,每年培養約1000名中亞留學生,他們回國后已成為行業骨干和推進雙方合作的人才,未來陝西還將進一步擴大中亞留學生的培養規模。”他說。
甘肅省商務廳副廳長馬琨對人民網記者表示,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貿易額已佔甘肅省進出口總額的五分之一,且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馬琨說,2013年甘肅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02.8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5%。其中與中西亞、中東歐沿線國家貿易進出口額約20.67億美元,同比增長23.6%。
“前幾天我去北京出差,在蘭州機場碰到了甘肅去中亞國家的兩個團。其中一個是農業廳副廳長參與的,我問去干什麼,他們說到中亞去推銷甘肅的農副產品。”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范鵬說,這是農業廳長到哈薩克斯坦“賣菜”啊。
在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區內一家生物技術企業負責人對人民網記者表示,該企業以生產葵花油為主,以前主要市場是日本,但近年來海外市場發展緩慢,但中亞市場份額上升明顯。
江蘇人朱衛來新疆已經6年了,去年他在合作中心內承包了一個店面銷售床上用品。採用了前店后場模式,在江蘇生產、在區內銷售。朱衛說,產品主要針對中亞國家出口,剛開始的時候客源少,現在慢慢多起來了,趕上節假日店裡的消費者摩肩接踵,市場潛力大。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有不少商戶反映每天兌換貨幣是個麻煩事,大部分消費者用的是哈方貨幣,兌換成人民幣不方便,也容易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
劉亞農說,2013年8月央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的批復》,支持“中心”建設、企業“走出去”及國際貿易投資活動。開發區正加快推進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和離岸金融示范區創建工作,力爭在拓寬融資渠道、本幣結算、促進貿易便利化等方面進一步突破。
傳統的絲綢之路,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今西安),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裡。這條路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而絲綢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數千年來,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學術考察者沿著絲綢之路四處活動。
隨著時代發展,絲綢之路成為古代中國與西方所有政治經濟文化往來通道的統稱。有西漢張騫開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絲綢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進入中亞的“草原絲綢之路”﹔有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嶇的“西南絲綢之路”﹔還有從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沿海城市出發,從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的海上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