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賣的隕石九成是假貨 不要輕易相信購買--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網上賣的隕石九成是假貨 不要輕易相信購買

朱雋

2013年02月18日14:18    來源:重慶晚報    手機看新聞

網上賣的隕石九成是假貨 不要輕易相信購買

  豐澤堂負責人周祖慎收藏的兩塊隕石

  2月15日,俄羅斯車裡雅賓斯克州一顆隕石墜落傷及1200余人。

  這場天文事件,在全世界掀起軒然大波,也轉移到網絡上變成商機,淘寶賣隕石的店鋪突然增多,重慶一些天文愛好者和好奇買家也躍躍欲試。

  有多少隕石是真的、價值多少、能否隨意買賣等大家關心的話題,昨日,重慶天文科普協會理事吳志倫表示,網上賣的隕石九成都是假的,剩下的一成真隕石,要比黃金還貴。

  網上最便宜隻要1元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搜索淘寶網站,輸入關鍵詞“隕石”,發現有12488件。這些打著隕石招牌的商品,價格高低錯落,最便宜的隻要1元,貴的標價近1000萬元,號稱天然罕有捷克黑隕石。

  “這石頭不會這麼便宜吧。”白領小陳說,俄羅斯隕石墜落事件后,他對神秘的隕石抱著百分之兩百的好奇心,搜索淘寶網想買一塊隕石送給女友,發現最便宜的隻需要1元人民幣,不敢相信就沒下單。

  重慶未見隕石記載

  “重慶至今未見隕石記載,有市民陸陸續續稱撿到了隕石,我們去看過后,沒有一件是真的。”重慶天文科普協會理事吳志倫說,重慶天文愛好者從上世紀90年代初,就在重慶境內尋找隕石的影子,但每次都扑空。

  吳志倫回憶,上世紀90年底,唐家沱中學傳來消息稱挖到了隕石,他和幾個天文愛好者無比激動,在當時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找了一輛越野車,直奔唐家沱中學。幾人對著一塊黑黑的石頭又看又磨。后經過研究,那並不是隕石,而是一塊比較古老的石頭,經過幾萬年地殼變化而來。

  網上九成隕石是假

  “網上賣的隕石九成都是假的。”吳志倫說,市面上買賣的隕石,特別是網絡上的九成是假的。但不乏有收藏家從其他途徑收藏和買賣的,那也是價值不菲,比黃金要貴得多。歸根結底的原因,主要是物以稀為貴。

  吳志倫說,目前全世界已知的隕石要數捷克隕石最出名,又名莫爾道隕石。它是來自1500萬年前,一顆巨大隕石撞擊地球表面產生大爆炸,高溫與高壓將石頭合成如玻璃狀物質。目前最大的捷克隕石也不過200克左右,非常珍貴。

  撿到新隕石要上交

  吳志倫說,之所以這次俄羅斯隕石墜落事件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關注,最主要原因是在鬧市區造成了影響。其實,隕石經常都在光顧地球,隻不過大部分都落在了深海裡﹔另外近30%落在陸地上的沙漠、草原等無人區或者人煙罕至區,落在城市的幾率更小了。

  “撿到新落地的隕石,在我國原則上是要上交的。”吳志倫說,關於撿到隕石規定,每個國家略有不同。如果隕石落到我國領土上,按規定需要上交國家科研機構,不能歸自己所有。對於上交者,一般會給予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如可以適當保留一些小塊作為收藏紀念。

  隕石造假多難辨別

  不要輕易相信購買

  隕石比較罕見,絕大部分人沒有見到和接觸過,更無法對比辨認。專業人士稱,目前市面上造假的太多,愛好者或藏友需要仔細辨認,不要輕易相信購買。

  據透露,目前一般人初步篩選隕石,隻有看外表。即看是否有爆炸引起的燒痕、墜落產生的劃痕及撞擊地面時,因高溫燃燒溶化形成的玻璃體。

  如鐵隕石具有似波紋狀的表面,這是由於高速進入大氣層與空氣分子發生摩擦形成。其次,新降落的隕石都有一層覆蓋表面的黑色(或黑灰色)熔殼,熔殼上一般有氣印。此外,部分隕石窩點在100倍的顯微鏡下,可見螺旋形,部分新鐵隕石表面會呈水波浪燒痕。

  當然,最安全的是去科研單位測試,通過密度和所含物質等來確認。

  重慶兩藏家握有天外來客

  聲稱從青海吉林尋訪得來

  重慶藏家手上有沒有隕石?昨日,重慶晚報記者走訪藏市,在位於解放碑女人廣場的豐澤堂和楊家坪重慶三峽奇石城的思文言石坊,看到了數塊被店家稱為隕石的罕見物。

  豐澤堂負責人周祖慎,今年70歲。他說,目前豐澤堂僅有兩塊隕石,均是去年12月10日從青海一賣家手中所購。

  重慶晚報記者看到,被周老先生稱為隕石的兩塊石頭,其中一塊長約6厘米,寬約4厘米,表面呈灰黑色,前側形似青蛙嘴,周身有大小不一的窩點且部分成裂線條狀。放在手心裡掂量,比大小一致的石頭要沉很多。標簽上標價為5000元。

  另一塊長約6厘米,寬約4.5厘米,外表如豬肝色,四周依然有大小不一的窩點。在長短不一的溝壑中,還能隱隱看到在溶化留下的熔痕。標簽上標價4000元。

  與周老先生相比,重慶三峽奇石城思文言石坊,現年78歲高齡的戴文思,在本地做奇石生意則有些年頭了。

  戴老先生稱,早在上世紀70年代后期,他開始與隕石打交道。“1976年吉林省曾下過隕石雨,我曾到當地尋訪並購買過。目前,店鋪中共搜集3類隕石:鐵隕石、石隕石和雷公石。

  重慶晚報記者看到,一塊被戴老先生稱為鐵隕石的,長約24厘米、寬約19厘米、厚約10厘米者,表面鏽跡斑斑,有的鏽斑還黑得發亮。通身有大小不同的窩點,重約15公斤。另一塊則外表成灰土色,除身上窩點和重量超過普通石頭外,很難讓人相信它是天外來客。

  隨后,戴老先生向重慶晚報記者展示了他收藏的珍寶———一塊被其稱為誕生於17億年以前的石隕石。這塊石頭成不規則的橢圓形,外表為泥土色、乳白色和淺綠色相混合。用手觸摸石后再搓揉手指,手指間多了滑膩感。

  戴老先生稱,這塊石隕石長約18厘米,寬約13厘米,厚約8厘米,是遼寧省的一位國內知名隕石專家所贈。

  被戴老起名為雷公石的隕石,是一塊長約10厘米,形如南瓜,通身漆黑,窩點處隱約有晶體是石頭。他稱,這是他在本市舉辦的第三屆萬石博覽會上,花80元淘來之物。“雖然價格不高,但形狀和色彩卻難得。”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走訪多位收藏界專業人士,受訪者均表示,本市隕石收藏者較少,一是本地藏友多喜歡人文類的收藏,對純自然科學類的收藏少人問津,再加上隕石的存世量實為鳳毛麟角,因此,本次俄羅斯隕石雨雖引發了世人關注,但不會使追隨者快速增量,也不可能助推其市場身價。

(責任編輯:李棟、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