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6日電 (李海霞)26日晚間,中國工商銀行(以下簡稱“工行”)在總行召開業績發布會。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在會上表示,2014年,銀行利潤增長速度呈現下降趨勢,相比於2013年,中國銀行業已經不可能像過去一樣增長。
工行剛剛發布的2014年年報顯示, 2014年工行實現淨利潤2763億元,比上年增長5.1%。
“相比於2013年10.2%的增長速度,今年淨利潤增長5.1%的成績已經非常不容易。”姜建清說。
談到淨利增速下降的原因,姜建清認為有三方面:
第一、2014年工行實現淨利潤2763億元,總量巨大,相當於超外國同類銀行的一倍。“2014年的淨利潤增長相當於2000年以后的8年利潤總和。” 姜建清說。
第二、中國經濟遇到了三期疊加,中國銀行業也跟隨出現了一個周期。有些企業會遇到困難,在面對結構調整時,去庫存,去產能過剩,去杠杆時會將企業的問題傳導到銀行。“比如,銀行用撥備化解不良貸款是一些多付的成本。”
第三、目前,我國金融改革也在加速,金融脫媒、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銀行的盈利增長帶來影響。
不良率呈現上升趨勢 2015年預期為1.45%
年報顯示,截至2014年底,工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13%,比上年末上升0.19個百分點。
工行行長易會滿對此回應稱,從去年以來,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呈現出上升的趨勢,達到了1.25%,比2013年上升了25個BP。“工行的不良率遠遠低於平均水平。”
易會滿認為,中國經濟目前處於三期疊加狀態,反映在銀行業發展方面有持續的壓力。在大環境下,工行不良貸款呈現溫和的上升是反映資產狀況的正常,短期有上升的趨勢,未來的不良貸款將趨於穩定。
據易會滿介紹,全球30家大銀行平均不良率3.96%,工行大大低於全球水平。同時,撥備保持充足,覆蓋率為206.9%,“相當於1塊錢的不良貸款會有2塊錢的撥備。”
年報顯示,截至2014年末,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余額較年初減少790多億元,不良率較年初下降0.08個百分點至0.07%,現金流全部覆蓋與基本覆蓋貸款合計佔比達98.7%。房地產開發貸款的不良貸款余額減少了5.57億元,不良率較年初下降0.08個百分點為0.64%。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和造船等5個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貸款余額下降89億元。
“2015年不良率將會控制在1.45%以內。”易會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