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李彤)存款保險制度的“靴子”終於落地。我國《存款保險條例》從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相關專家表示,存款保險有利於民營銀行發展,給我國下一步金融改革提供保障。
《條例》指出,在我國境內設立的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以下簡稱“投保機構”)都要依照條例的規定投保存款保險。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投保機構每6個月交納一次保費。
針對存款保險制度實施的意義,國信証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李關政表示,這將把政府隱性擔保顯性化,用市場機制去替代行政保護,來理清銀行體系的權責架構。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存款保險條例落地后,民營銀行不會大批量產生,但這是其未來發展的基礎。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表示:“推出存款保險條例也是我國深化金融改革乃至下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有了存款保險制度,未來我國建立金融准入和推進利率市場化上將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