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認為,未來或有不少國家以普通成員國身份加入
財政部3月31日最新消息,吉爾吉斯斯坦正式宣布申請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瑞典成為亞投行意向申請國,搭上了亞投行申請的“末班車”。在這趟車上還有俄羅斯、埃及和芬蘭。至此,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申請數量擴至46個,涉及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大洋洲。目前,全球十大經濟體中,隻有美、日尚未表態是否加入亞投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昨日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亞投行作為多邊機構,由中國倡導並設立,這與我國經濟發展實力相適應,有利於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增加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此外,亞投行鼓勵人民幣交換,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提高我國參加國際事務的能力,並促進現有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改革。
3月31日之前未能申請作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加入的國家在截止日期之后仍可以作為普通成員加入亞投行,各方將於今年年中完成亞投行章程談判並簽署,年底前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亞投行。
從目前來看,美國和日本都至少暫時不會加入亞投行,但是,徐洪才表示,他們最后以普通成員國的身份加入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認為,美國方面對亞投行的態度轉變巨大,很有可能在最后一刻申請加入。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中國香港、中國台灣也表達了參與亞投行的意願。
根據《籌建亞投行備忘錄》,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中國初始認繳資本目標為500億美元左右,中國出資50%,為最大股東。各意向創始成員同意將以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的經濟權重作為各國股份分配的基礎。今年試運營的一期實繳資本金為初始認繳目標的10%,即50億美元,其中中國出資25億美元。據悉,中國的先期25億美元暫定由財政部發行特種國債購買外匯儲備籌集。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亞投行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機構性質不同,后者主要致力於全球和區域范圍內的減貧工作,亞投行則是要投資准商業性的基礎設施,實現在亞洲地區的互聯互通。(記者 傅蘇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