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摘自十八大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做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总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形成公平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体制,使之既成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动力机制,也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解放生产力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保证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共同富裕。党的十三大提出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提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基本分配制度。
在看到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近年来,我国宏观上的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政府部门倾斜,居民部门占比持续下降;微观上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行业间、城乡间、地区间等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灰色收入和不法收入大量存在。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障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给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定位。在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后,不断调整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了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促进就业、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优化政府支出结构、改善公共服务供给、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