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8日电(金融频道 安利敏)2012年股市持续低迷,很多投资者把更倾向于目光投注在比较稳妥的银行理财上。然而,银行一贯“稳健”的形象在今年年末却备受挑战。从轰轰烈烈引起渲染大波的华夏银行“兑付门”开始,在一月的时间内竟接连爆出5起银行理财纠纷事件。投资者似乎被框在这一个个“门”里,也不知何时才是出头之时?
华夏银行私售理财产品事件 引爆行业大整顿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11月30日,数十名投资者聚集在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门前,要求兑付一款名为“中鼎财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计划”的理财产品。这款理财产品从2011年11月25日至2012年3月2日期间分四期销售,产品均以50万元起步,每期产品均承诺11%-13%的预期收益率。
据投资者称,华夏银行支行行长蒋黎也购买了这一理财产品,那行长算是知情人士?而且银行前员工濮某能在银行支行营业场所内销售非银行体系内产品,已算是违规。据投资者称他们接受了银行员工的“一条龙”服务,不可能无人知晓,而银行却没有及时制止这种违规行为。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产品并非华夏银行发行、代销的产品,而销售行为是内部员工违规私自销售投资产品。他指出,这已经违反了该行“员工不得私自为中介或其他机构募集资金”的规定,目前该员工已经被银行开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