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八成粤商大佬心忧国际环境 2013国内结构性反弹已在眼前
走过玛雅人的“伪末日”,2012年正在进入倒计时。
“寒冷”也是粤商们给国际大环境贴的一个标签,出口遇阻,实业艰难,投资不畅……一切似乎让经济的脚步走得步履蹒跚。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您的企业感觉到寒冷了吗?您所在的行业发展有没有超过GDP增速?展望2013年您是否更有信心?”一个个迫切待解的谜团,糅合在一份《2012羊城晚报“年度经济风云报告”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中,发向了位于潮头的31位“风云人物”们。
这是一份2012年的总结和2013年的预测。而我们,都想知道谜底———
全球危机发酵时间或长达3年
“春江水暖鸭先知”,位于珠三角的粤商们似乎在2012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寒冬”———“当下全球金融危机是否会继续发酵?”一题中,40.7% 受访者选择了“会影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而44.4%的受访者则认为“影响可能要2-3年后才能慢慢消除”。显然,超过85%的粤商们心忧天下之寒,并积极地采取了“保暖”措施。
出于对大环境的忧虑,更多的粤商选择在2013年采取“谨慎乐观”的投资态度。去年总交易额高达1060亿元的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群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的时候坦言:“企业总是有倒闭,也会有新开张,我们不需要过度担忧,关键是要看你所处的行业是否能跟上新的发展,要在大形势之下保持主流,在谨慎中采取出击。”
眼下的出口形势不好,欧债美债危机反复恶化,似乎并不影响粤商们的兴致。25.8%的粤商坦言将采取“谨慎乐观的态度进一步开拓欧美市场。”2012年中国家电产业遭遇寒冬,但本土彩电龙头企业创维却交出上市12年以来最亮丽的半年报,营业额同比增24%,净利润同比增27%。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认为抓住国内城镇化和日系在全球衰退的机会,中国彩电产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能有更加抢眼的表现。
结构性触底反弹已在眼前
虽然粤商相对比较保守,但是75%的风云人物似乎对国内经济环境很有信心,其中25%的人选择了“已经触底,即将发生转折”,而50%的人选择的是“一些领域出现结构性触底反弹”。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张水鉴直言:“在我的行业里,冬天已经过去,最冷的时刻也已经过去。”他甚至笑言:“那,春天还会远吗?”
羊城晚报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也发现,虽然大家对大环境比较保守,却在危机中不断地发掘机遇———“2008年的时候,我们抓住机遇筹建了一个10万平方米的转运中心,”魄力十足的广东南方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官金仙算了一笔账,“仅仅是原材料成本上,我们每平方米就省了250元,一个转运中心就省了将近3000万元!”于是在今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官金仙再度拍板筹建一个19万平方米的转运中心,她乐观地表示:“危机危机,危中自有机遇。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动作快,时不我待。”
内需是“香饽饽” 要吃得花气力
作为2012年的关键词之一,“拉动内需”一直备受关注的经济新增长点。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将近九成的粤商也将犀利的眼光投放在这块“香饽饽”之上,只是,81.4%的受访者认为这块香饽饽啃起来没有想象中的容易,所以他们都选择了“有希望,但是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去耕耘”。
“内需市场摆在那里,怎么去拉动是个问题。”陈少群分析指出,“从我自己的行业来看,如何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就是一个新的出发点。当然,拉动内需市场比做外贸难,因为这当中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唯有独特的定位方可突破。”
而杨东文选择的是搭中国城镇化的提速的“便车”进行开发内需市场。“而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提速以及日系彩电品牌在全球的迅速衰退,国产电视产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新机会已经到来。杨东文预计,2013年国内彩电行业整体销售规模仍将有10%左右的增长。
“裁员”不是主流 “倒闭”无需惊慌
对于今年业界出现的“裁员潮”以及“微小企业倒闭潮”,大家的看法甚为有趣———
以“裁员”为例,只有3.2%的企业家选择了“裁了部分工厂工人”,也只有3.2%坦言“裁了部分高管”,与之同时,也有3.2%的选择转向了“裁了部分研发人员”,但总体而言,超过35%的企业家选择“在新生产线落成的时候选择了机械化取代劳动力”的方式,并且努力从另一个方式“瘦身”:“降低营销及市场品牌费用”。
而面对业内沸沸扬扬的“微小企业倒闭潮”一说,粤商似乎更淡定———超过50%的人选择了“对广东企业比较乐观,因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已经开展了转型升级。”同时,有45.1%的粤商坦言“会在今后投资相对比较保守稳健”。
同行“恶性竞争”引发关注
回顾2012年经济大事时,我们会发现“王老吉”和“加多宝”、“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近身肉搏,国美、苏宁、京东多次微博约架誓将“价格战”进行到底,这类“高度竞争”乃至“恶性竞争”的现象也引起企业家的高度关注。
羊城晚报记者在调查当中发现,有51.6%的企业家选择了“在2013年希望同行抱团取暖”,也有38.7%的人直接选择了“希望行业竞争环境更加理性、更加友善”。“虽然我是选择了‘希望抱团取暖’,但是我们的行业目前已经处在高度竞争之中,所以我也提出,希望政府对恶性竞争进行规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家坦白,“就以我们自己公司为例,一块曾经耕耘了多年的地块没拿下来,被竞争对手恶意抬高价格拍走了,其实我们心知肚明,对方的价格那么高,肯定做不下来的。但是真的也没办法了。”
同样处于高度竞争状态中的官金仙也坦言:“对于恶性竞争,我们真的是看得太多了。不瞒你说,我们现在谈价格,真的是几分几毛一点一点地扣,去跟对方谈。”官金仙也很无奈,“物流行业准入门槛不高,不少山寨的小企业一味地以低价拉客,当然,他们的存在也证明市场有一定的需求。我们不会做以本伤人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必须要开发新的市场机遇,也要自我提高门槛。”(羊城晚报记者 李晓莉 刘珊 孙晶)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