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结束之后,央行继续通过正回购回笼资金。5月6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600亿28天期正回购操作。之前一天,央行还公告了一季度的SLF操作情况:全额收回春节期间通过常备借贷便利(SLF)提供的流动性,首季度末余额减至零。今后一段时间流动性是否会再度趋紧,去年的“钱紧”是否会重演?针对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央行周一公告称,春节后随着现金逐步回笼及外汇流入形势变化,央行全额收回春节期间通过常备借贷便利(SLF)提供的流动性。央行公布的操作表显示,1月和2月末SLF余额分别为2900亿元与700亿元,而3月末的SLF余额为零。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此举是为了对冲市场上过多的流动性,从利率情况来看,一季度的流动性还是整体宽松的。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分析,央行之所以在一季度全额收回SLF提供的流动性,是不希望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太过宽松。否则会导致表外融资扩张,不利于降杠杆。这其实体现了央行期望维持流动性紧平衡的态度。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SLF其实也是变相向市场投放资金,而节后的流动性过于宽松,央行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向市场再提供额外的流动性支持,就把到期资金全部收回。
判断货币政策的松紧,不能只看SLF,还要看多个工具综合运用的效果。今年一季度,跨境资金仍保持流入的态势,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徐高说,今年一季度,外汇占款的量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央行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货币,另一方面降低SLF余额,这其实都是对外汇占款投放的对冲。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去年的“钱荒”很难再现。刘东亮认为,进入6月之后,资金面波动会加大。尤其是中下旬之后,随着半年时点的到来,会出现季节性的紧张。但现在银行的风险偏好降低,非标、同业业务的扩张力度明显不如去年同期,因此今年“钱紧”出现的概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