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做客人民网直播间。(李栋 摄)
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记者王千原雪 孟哲)“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于2014年5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互联网金融负面清单制度的方式弊大于利。
樊爽文认为,金融行业的产品推出以后,可能会涉及到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一旦发现这些财产存在问题或风险,它的影响面和波及面会很大。这种试点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在这个试点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有监管的介入,会更稳妥一些。
以下为访谈全文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现在是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现场,为您作现场的访谈。这一时段我们为您请来的嘉宾是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先生。欢迎您范司长。首先和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
樊爽文: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知道,这一次虽然是第一次清华五道口举办全球金融论坛,但是是非常受到关注的。在整个论坛当中,也有一个议题,有一个关键词咱们是绕不开的就是互联网金融。很多人说,央行对于互联网金融从出现到现在,监管的一个态度是从松变严了,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樊爽文:我觉得从监管的角度讲,人民银行的态度还是一贯的,就是一种支持和鼓励的态度,既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因为金融行业毕竟不同于其他的行业,如果说有什么风险和问题的话,它的影响面并不是金融服务提供者本身,会影响其他的个人和单位这种经济活动。所以,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还是应该有一定审慎的态度。包括互联网和金融嫁接以后产生的一些创新的产品或者说创新的模式,都需要有一种审慎的态度。金融创新应该是一种审慎性的创新,才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在对互联网金融这方面,我个人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更多的时候我是觉得,不同的市场主体对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反映,不管是在研究还是在实物方面。可能对一些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行业,他们的热度就比较高,对传统的这些金融企业来讲,可能相对来讲,他们这种谨慎性就比较高一些,这个反差还是挺大的。从监管的角度来讲,应该是平衡一下这样一个温差,才能够保证大家的讨论和实践是一个理性的,是一个可持续的。最终还是通过这种平衡,让大家能够更理性地、更冷静地来讨论一些问题,去做一些事情,整个这个互联网金融可能才能够走得更远。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现在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一个负面清单制度呢?
樊爽文:我觉得在金融行业,包括在互联网支付这个领域,个人的想法是,负面清单的方式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这么讲呢?就是说,因为金融行业的产品一旦推出以后,可能涉及到就是这种财产,包括个人的财产和企业的财产。一旦发现一些问题,或者说有风险出现以后,它的影响面和波及面会很大。也就是说,这种试点或者说这种尝试,它的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在这个试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有监管的介入,会更稳妥一些。因为整个的金融监管就是一种审慎监管。
主持人:如果让您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做一个发展格局的愿景,您觉得中国未来互联网金融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
樊爽文:我觉得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来讲还是在中国金融发展这个大的框架下进行的。也是整个金融发展的一个方向。从历史的看,整个金融的发展,实际上从新技术应用也好,从管理方式也好,都是能够有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动力的。互联网金融现在出现以后,或者说大家有这么高的热情,可能对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但是,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的确需要这个市场参与主体的各个方面去注重在效率和安全方面的平衡,不能过分地去强调某一方。如果说过分地强调安全,没有便捷性,没有效率,这是不可以的。
主持人:您觉得现在哪一方是重了,哪一方是轻了?
樊爽文:现在可能在整个市场上对不同的参与主体大家的偏好是不一样的,总体感觉是新进入这个行业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可能更偏重于对客户体验、便捷性的追求,因为它毕竟脱胎于互联网,在互联网文化里面的一些东西能够体现在这些方面。对原有的一些金融机构来讲,可能更多的是偏重于安全这个方面,在产品创新也好,或者在市场开拓的方面,都显得谨慎性,对安全性的追求可能更多一些。
主持人:来参加第一次清华五道口举办的全球金融论坛,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或者您对这个论坛有什么样的期待?
樊爽文:去年以来实际上关于互联网为主题的论坛挺多的,一个接着一个,我的确也没有参加过,这是第一次参加以这个主题的论坛,也希望这种论坛在研究、在宣传方面,实际上它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希望这种研究和探讨是一种理性的,是一种冷静的,而不是一种狂热的,可能正能量会大一点。
主持人:感谢樊司长作客我们的访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