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滚动

哪家信托公司为客户挣钱效率最高

徐天晓

2014年06月06日08:07    来源:证券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哪家信托公司为客户挣钱效率最高

  编者按:买谁不买谁?这是个问题。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信托产品面前,投资人如何选择信托产品,除了风控、期限等因素之外,被考虑最多的肯定是预期收益的问题。在集合信托尚未转型摆脱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标签之前,“预期”或多或少等同了“实际”。《证券日报》通过信托公司年报的数据,专门从信托公司代表性的集合信托产品入手,看看去年信托行业清算的集合信托产品收益到底如何分布,哪家公司为投资者赚钱的效率最高。

  ■本报记者 徐天晓

  虽然衡量信托产品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期限、投向、风控措施、预期收益等等,不过,目前大多数集合信托产品恐怕仍被当做“固定收益”式的产品出售,这一标签也使得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成为了信托公司抢占市场、投资者衡量产品的重要指标。信托公司在年报中都会披露当年各类型信托产品的实际清算收益。其中,单一类产品对普通投资者来讲距离或许太遥远,但集合类产品的清算收益不妨“排排坐”,从信托公司的过往业绩中看看哪家公司为普通投资者的赚钱效率最高。

  收益曲线

  9%-10%最多

  数据显示,去年68家信托公司共清算了集合信托产品4629款,实收信托金额合计约为9376.79亿元。其中,清算产品数量最多的是外贸信托,其2013年共清算了508款集合信托产品。清算集合项目实收信托规模最高的是中江信托,规模达到663.46亿元;清算产品单体规模最高的是华能信托,平均实收信托规模达到了13.28亿元,最小的国民信托为4603万元。

  自2012年以来,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遭遇了基金子公司等多方面的冲击,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一直呈下降曲线,从信托公司去年清算的集合信托产品的加权平均实际年化收益率(以下简称“实际收益率”)来看,除了未公布清算产品实际收益率的西藏信托、中海信托,以及没有集合产品清算的民生信托以外,其余65家都公布了实际收益率,其中处于9%-10%的公司数量最多,达到20家。

  而集合产品实际收益率超过10%的公司一共有7家,分别是西部信托(12.95%)、杭工商信托(12.8827%)、英大信托(10.69%)、安信信托(10.5%)、华宸信托(10.41%)、华融信托(10.14%)、陆家嘴信托(10.02%)。

  规模越小收益越高

  规则基本成立

  从以往的认识来看,似乎是信托公司的规模越小,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应该越高,原因在于中小公司在项目、渠道方面相对缺乏竞争力,转而通过提高产品收益率的方式增强竞争。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上述7家清算产品实际收益率超过10%的信托公司中,仅英大信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在2013年年底在2000亿元以上,为2106.69亿元,不过这一规模在全部信托公司中的排名也已到了第19名。

  虽然这些信托公司产品收益高,不过投资者购买的机会恐怕并不多,上述7家公司由于管理资产规模普遍较小,其清算的产品规模亦相对较小,仅占全行业清算集合产品规模的不到5%。

  根据用益信托网统计的数据,去年清算集合产品实际收益率最高的西部信托,今年发行了7款集合信托,在全部信托公司中排在第56位,发行规模也仅10.75亿元。

  如果按照受托管理资产进行排名的话,管理资产规模排名前20名的,这些集合信托市场的主要参与信托公司中,有13家信托公司的集合产品实际收益在9%以下,其中收益在8%以下的信托公司有8家。“大型信托公司相对来讲会为不同客户提供多样化的资产配置方案,与此同时,其合作伙伴的信誉等级较高,不需要较高利率的融资,从整体来看,确实收益会低一些”,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资产规模排名后20位的信托公司中,仅有7家信托公司集合产品的实际收益低于9%,远小于大型信托公司的比重。

  不过,这并不说明较大规模的信托公司都不给力,大型信托公司由于产品线较宽或许无法像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中小公司那样易获得较高的整体收益,不过,在实际收益超过9%的信托公司中,也可以发现在集合市场上活跃的中信信托、中融信托、华润信托等。

  数据显示,中信信托去年底管理信托资产规模为7296.6亿元,排名第一,其去年清算集合信托产品的规模也达到了76款562亿元,仅次于中江信托和外贸信托,中信信托清算集合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达到了9.59%,在业内排第14名。

  此外,管理资产规模高达4785亿元的中融信托,其去年清算集合产品实际收益为9.49%,排业内第16位,其清算产品的数量和规模分别为157款和367.15亿元;华润信托去年底管理信托资产规模为3643.04亿元,清算产品实际收益为9.28%,清算产品数量和规模分别为38款和127.59亿元。

  最高与最低首尾差15%

  证券类项目拖累整体业绩

  2012年集合信托实际收益最高的为杭工商信托,其当年清算集合产品的实际收益为12.2992%,去年虽然被西部信托赶超,不过其清算产品的实际收益仍继续上升至12.8827%。

  西部信托去年清算集合项目的实际收益高达12.95%,而其2012年该数据仅为7.72%,去年同比提高了超过5个百分点。西部信托2013年清算集合信托项目23个,实收信托金额合计35.15亿元。其清算产品,包括集合、单一项目在内,多为主动管理型产品,其中股权投资类产品清算13款实收信托51.59亿元,实际收益10.93%;融资类清算31款实收信托55.07亿元,实际收益8.15%,被动管理性产品中仅清算两款规模总计3.5亿元的融资类产品。

  除去“黑马”西部信托,杭工商信托借助房地产投资获得的高收益率已是这家公司的标签之一。杭工商信托去年年报显示,其所有信托产品中投向房地产领域的比重高达75.44%,排业内第1,这比2012年又有进一步提升,旗下的房地产信托通过基金化、长期化的运作而不是仅仅通过融资的方式获取收益,使得其清算收益居高。针对房地产市场,渤海证券分析师康凯认为,当前,房地产销售持续下滑,房价出现松动,个别城市房价大幅下滑,个别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破产倒闭事件频发,房地产迎来周期性拐点的观点正在蔓延,房地产投资风险正在被市场所关注。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与房地产市场联系非常密切,地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对该公司带来更大的影响。

  不过,虽然上述两家信托公司收益率居高,但是也有信托公司其清算集合产品的收益并不理想,最低的集合信托去年实际收益仅为-2.19%,首尾差达到15个百分点。

  出现这样的原因实际上与信托公司在不同业务领域的侧重有很大关系,如部分信托公司的业务中,非固定收益类的证券投资项目的比重较高。而去年整体证券市场投资业绩低迷,拉低了集合项目实际收益整体的分数。

  以中江信托为例,中江信托去年清算了161个集合信托项目,其清算集合信托的实收信托规模达到663.45亿元,位居业内第一,但是其实际收益仅为5.7%,在业内排倒数第4名。中江信托清算的所有信托项目共785.58亿元,其中集合信托的比重为84.45%。所有项目中,主动管理性的证券投资类信托为133.15亿元,但是其实际收益仅为0.9%。而其余的股权投资、及融资类项目收益则在6.58%-8.03%之间。

  ■记者观察

  高收益意味着竞争力的缺失

  ■朝 阳

  业内68家信托公司的2013年年报出齐之后,通过统计可以看出,信托公司为投资者提供的产品收益率已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差异:越是规模较小的信托公司,其提供的信托产品收益越高,而越是规模大的信托公司,似乎并没有专门在收益上做文章。

  其实,较高的收益率恰恰反映出中小信托公司竞争力不足的事实。在没有足够的投资者黏性以及项目资源的背景下,将产品放在市场上,只能通过提高收益率去和别的信托公司的产品、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产品进行竞争。这恰恰是信托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而对于市场上的大型信托公司,由于拥有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及团队,其议价能力、市场信誉等都有较大的竞争力,自身品牌特色也已经逐渐形成,且由于有沉淀下的客户,这些公司可以为高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提供高收益产品,同时也可以为稳健型客户匹配风险适中的产品,虽然产品整体收益或许不高,但是公司赚的钱却一点不少。一位信托公司的家族信托业务人员曾向记者说:“如果客户在咨询家族信托时首先问到了收益的问题,我们反而会推荐他不做家族信托,家族信托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增值’。”

  去年,一位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说,信托业强者恒强,弱者趋弱的态势会更加明显,仅从信托公司的年报来看,这点确实如此。排名在前20名的信托公司已经把持了信托业大部分的资源。即便是近期出台的“99号文”,其中诸如禁止非金融机构代销信托等条款也被市场认为会对中小信托公司造成更大的冲击。中小信托公司推高收益产品有无奈的一面,但随着竞争环境日益严酷,尝试闯出一条差异化之路则更为紧迫和重要。

(责编:李栋、刘阳)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
  • 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
  • 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