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国投担负着国家投资导向、结构调整、资本经营的重要使命,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道路上没有先例可循,国投是如何把握发展的方向呢?
王会生:国投通过战略引领发展。2003年“二次创业”之初,国投提出了“五年建成国内一流,十年建成国际一流”的战略愿景;2007年,在“二次创业”第一个五年规划即将完成之际,又适时提出了“一流”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协同发展战略、节能环保新能源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等“五大战略”;2010年,根据发展需要,提出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形成“六大战略”。
国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将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相结合,着眼长远,在国家规划出台前抢先布局,争取主动,以高度的市场敏锐性和“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投资了一大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2002年的时候,我们用近一年的时间,对全国化肥市场进行调查,把磷肥、钾肥、氮肥分类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钾肥最紧缺。所以,一旦有钾肥投资项目机会,我们就能抓住,所以成功投资了罗钾这个项目,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钾肥生产基地。当年投资建设曹妃甸港时,原本研究的是“西煤东运”的铁路,想建立“第三通道”,但我们很快发现自己掌握不了“第三通道”的建设进度,却能够掌握港口的建设进度,而且“第三通道”肯定要连接到曹妃甸港,所以我们决定投资建设曹妃甸港。在海峡西岸投资之前,我们对福建沿海的电厂进行大量调研,发现中央将做出海峡西岸的开发建设部署,决定投资湄州湾,占据了投资开发的先机。国投新集是“二次创业”以来产生重大收益的项目,但当年只是一个年产60万吨的小煤矿,行业本身也是要收缩的行业,但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在“二次创业”之初取消煤炭事业部后又恢复成立了煤炭子公司,加速推进煤炭板块的发展,才有了国投新集这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建成了刘庄煤矿中国第一对数字化矿井、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在战略的引领下,国投不断优化业务结构,从“二次创业”之初的“四位一体”,发展到实业、金融服务业与国有资产经营“三足鼎立”的业务架构。在发展的同时,国投遵照国家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陆续退出800多个项目,回收了100多亿的资金,投入重点项目,支持了企业的快速稳健发展。国投的业务结构,体现了投资控股公司平抑周期、抗风险力强的优势。近年来,国投的业务进一步演化为实业、金融服务业及国际业务三大板块。
实践证明,国投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战略制定的科学性,得益于战略布局的超前性,得益于战略执行的坚定性。战略决定未来,战略决定业务,战略决定结构,在战略的引领下,国投实现了稳健的成长,也将不断获得突破、取得新的成绩。
国投遵照国家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投的业务结构,体现了投资控股公司平抑周期、抗风险力强的优势。
本刊记者:在战略的引领下,国投具体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投资?
王会生:国家投资公司就是要做国家急需要办的大事。国家战略需要什么,经济安全需要什么,作为中央企业的国投就应该干什么。在这种使命感的驱动之下,我们投资了一系列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一是努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国投在安徽、山西、新疆、河南、陕西、内蒙古等区域投资开发煤炭资源,将60万产能的新集煤矿发展成为3590万吨规划产能的国家煤炭基地,大力投资建设曹妃甸港、京唐港、镇江港、洋浦港、湄洲湾、国投钦州港等煤运枢纽港和孚宝洋浦商业石油储备项目,投产及在建港口吞吐能力达到2.5亿吨,成为央企中最大的社会公共码头运营商;参与北方煤运大通道的建设,投资蒙冀铁路、哈罗铁路、唐港铁路,参股投资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1600公里;国投拥有的船队运力达到70万载重吨,国投的实业资产形成了煤电港运产业链,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二是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战略。国投对雅砻江实施整体流域梯级水电开发,总投资近4000亿元,规划建设21座水电站,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国投投资于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清洁能源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65%以上。国投还积极参与页岩气的开发建设,并与重庆市合作组建了页岩气开发公司,成为央企中少数介入页岩气开发的企业之一。三是积极参与国家“三农”建设。国投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死亡之海”罗布泊,投资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打破了国际巨头对我国化肥市场的垄断。国投中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浓缩苹果汁和国家首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1年收购苹果涉及的农户超过150万户,涉及农村人口超过500万人,向农民支付的苹果收购款就超过10亿元,发挥了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农户致富的作用。四是大力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投大力呼吁发展并投资海水淡化产业,在国家淡水价格关系尚未理顺,企业经营效益不理想的情况下,规划建设我国最大的日产60万吨淡化海水装置。目前日产20万吨一期工程海水淡化装置已成功输出淡水。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投通过国投高科、高新集团等高科技投资平台,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受托管理国家创新基金和国债高科技项目。五是坚定实施“走出去”。国投重点围绕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国际工程承包与租赁经营、海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开展国际经营业务。国投亚普公司通过国际化扩展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塑料油箱生产企业;国投全资子公司中成公司自1996年以来连续入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评出的全球225家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其海外糖联资产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海外员工人数超过1万人;国投贸易公司年进出口额10亿美元,客户网络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强企业之一,贸易经营品种超过400种,是中国最大的羊毛采购进口商;国投还设立了海外投融资平台,在印尼、缅甸、哈萨克斯坦等国开展与政府间合作,在资源类、农业综合开发领域储备了一批投资项目。六是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国投在环渤海湾、泛北部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国家区域规划出台之前,积极介入相关区域的开发,并在新疆、四川、安徽、山西等区域积极参加地方经济建设,在中西部的投资比例达到总资产的75%以上。国投在新疆规划建设伊犁煤电、尼勒克煤焦化、罗布泊钾盐、哈密综合能源4个大型生产基地。到2022年,国投在疆投资将超过1400亿元,涉及电力、煤炭、煤制烯烃、煤焦化、钾肥、水库、铁路等领域;国投还计划总投资500亿元,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推动莆田湄洲湾产业园以及配套的电厂、煤炭上下水码头以及疏港铁路的建设。七是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除实业外,国投大力发展了担保、信托、期货、基金、财务公司、财险公司等金融服务业,参股银行、证券等金融企业,金融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500亿元,在我国金融市场上逐步打造出了国投金融品牌。八是努力承担国资经营任务。国投作为国资委确定的国有资产经营试点单位,在中央企业的整合重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圆满完成对中国包装总公司、中国高新集团公司的托管任务,中投保、中纺物资、电子工程设计院、中成集团、中国高新作为划转企业并入国投。
本刊记者:国投作为国家投资控股公司,在管理体制和管控模式上有何特点?
王会生:作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国投投资的行业和领域众多,情况千差万别,地域分布广,治理和管理的难度都很大。如何在纷繁复杂中,使集团管理更有效率、更有效果,是投资控股公司管控面临的实际问题。国投的集团管控始终围绕着一流目标开展,初步建立了体制健全、制度完善、流程清晰、责任明确、运转有序,具有投资控股公司特点的管控体系。
第一,在管理体制上,采用三级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总部是决策中心、资金中心、运营监控中心、资本运作中心、共享信息中心,子公司是专业化管理中心、投资机会和业务开拓中心,控股投资企业是成本管理中心、利润中心和对标中心,各施其职,做到了集权与分权的优势结合。第二,在管控内容上,实施要素管理。区分决策类管理要素与监管类管理要素,明确了集团总部、子公司、控股投资企业的管理责任,理顺了总部职能部门、子公司业务部门、项目经理和控股投资企业的工作关系。第三,在管控形式上,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和职能管理相结合。第四,在制度建设上,完善专业化管理。以要素管理为龙头,以对标管理、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制定并完善了财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基本建设管理、产权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等管理制度。在业务拓展、管理、运营中有力保障了国投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第五,在投资决策上,严格按流程进行投资决策。为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国投构建出一整套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和流程,通过对投资项目的选择、评估、决策、实施和风险控制四个环节进行程序控制。国投建立了专家委员会,借助社会专家的力量为国投的投资决策把关。在国投内部充分发挥总部职能部门的作用,每个投资项目在经营单位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后,分别交由战略发展部、经营管理部、财务会计部和法律事务部从不同侧面提出独立意见,为决策提供支持。在经过所有程序后,再由国投总裁办公会进行集中讨论和决策。国投实行董事会试点后,超越董事会授权范围的投资事项还需经过董事会决策。在严格科学的流程控制之下,“二次创业”以来国投决策投资的八十多个项目未出现过失误。第六,在集团化、专业化管理的前提下,推进差异化管理,充分考虑实业、金融服务业、国有资产经营等业务的不同特点和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各细分业务板块的行业差异和所处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实行集团统一的基本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对市场化程度高、行业管理特点鲜明的业务板块实施差异化管理,尤其是在用人制度、业绩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采取更加贴近市场化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各项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
“两调两强”、“六大转变”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本刊记者: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国投采取了哪些应对举措,并最终实现逆势增长呢?
王会生:金融危机以来,国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危机,保持了企业的平稳增长。2010年,针对当时的经济颓势,国投决定将“调结构、调节奏、强管理、强效益”作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并作为未来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给予推进落实。调结构,就是优化电力、煤炭、交通、高科、物流、金融、资产管理、资产经营、海外及新产业投资等各个板块的资源配置。调节奏,就是根据内外形势、国投发展战略及项目具体情况,调整项目进度,应对市场风险。强管理,就是加强集团化、专业化及精细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真抓实干求实效。强效益,就是继续推进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使得国投的长中短期效益得到有效保障和平衡,同时创新经营模式、机制,推广应用新技术,实现降本增效。
2010年下半年以来,结合当时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调研,我们意识到,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去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去争取发展当中的更多机会。为此,国投提出了“六个转变”的业务转型方向。未来几年,国投将推动企业经营从国内向国外转变、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从西部向中东西部全面发展转变、从一般产业向独特产业转变、从以我为主向以市场需求为主转变、从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
一是从国内向国外转变。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的资源、竞争、生存发展的条件是不容乐观的。央企要“走出去”,这是中央的大政方针,是国家的需要,更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企业发展的需要。现在经济已经全球化了,如果只盯住自己这一块,就肯定没有用到全球资源。何况我国发展现在还缺那么多资源,包括矿产、土地资源以及其它一些资源。作为一个央企,不仅是为了拓展企业生存空间,更是为了国家的需要,服务国家的战略。
目前,国投也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国际化经营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国际业务,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拓展国投发展空间,形成了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贸易、海外工程承包和成套设备出口“三轮驱动”的国际业务发展格局。国投发挥整体优势,以周边国家为重点区域,投资基础性、资源性和土地综合开发项目,并设立融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搭建了海外投融资平台。目前,国投海外业务正科学布局,稳健推进,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二是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长期以来,国投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重点投资了电力、煤炭、港口、化肥等行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目前我国这些产业已经相对饱和了。如果我们仅仅掌握着这几个传统的产业,大多数省份我们还是进不去。为什么?我们没有业务。况且现在拥有资源的省份,不只是让你来进行资源的一次性开发,还要求你把上游资源、下游资源全部开发起来,所以不搞煤化工、煤层气、煤制烯烃,即使在有煤炭资源的省份也站不住脚。如果我们不进入的话,再过五年、七年,当别人的新兴产业正常运转的时候,我们还抱着传统产业,我们就永远进不了主流,就会被社会、被历史所抛弃。所以,我们一定要向新兴产业去转变。
三是从西部向中东西部全面发展转变。我们75%以上的投资都在中西部地区,但在我国东部还有广阔的市场,只不过我们的业务没有覆盖到这些市场来。在广东、福建、辽宁、山东,无论是海洋经济,无论是新兴产业,东部比西部的市场更广阔。如果我们不占据这些市场,仅仅围绕着传统产业,在少数几个西部省份去投资,那么我们在东部这些更广阔的市场就会站不住脚,国投的发展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四是从一般产业向独特产业转变。在过去,国投大多数产业门槛比较低,煤矿、电厂、港口,属于一般性的传统产业。这样对我们构成了严峻竞争格局,使我们有时候处于劣势。相反,如果抓住一些独特的产业和项目,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所投资的罗布泊钾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很需要硫酸钾肥,75%靠进口。罗钾一期120万吨硫酸钾肥产能运行以后,大大缓解了我国硫酸钾肥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打破了国外巨头对我国市场的垄断,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投资的海水淡化项目,尽管现在还亏损,但是这肯定是方向,因为我国现在淡水很匮乏。国投既要稳固住现有传统优势产业,又要向新兴的、独特的产业,向着门槛相对比较高的,适合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去干的产业努力转型。
五是从以我为主向以市场需求为主的方向转变。以前,国投展,这是符合发展初期的实际情况的。但市场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如果只是以为我主,占据不了先机。现在各个省份以及国外市场都有自己的需求。这个地方的瓶颈是什么,它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影响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谁要能把这个核心问题解决了,不但占据了先机、占据了市场、抓住了机遇,而且今后的潜力是无穷的。国家需要,市场需要,国投就应该干这样的事情。
六是从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去转变。我们原来以资产经营为主,后来提倡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作为一个投资控股公司,要加大资本经营力度。要用足资本市场的手段去转变、去发展。
“要创新,最重要的是创新思维方式,没有思想创新,只是天天空喊创新,谁说这个东西好就照着做,这种创新没有生命力,时间不会长。”
创新,最重要的是创新思维方式,只有思想创新,才有真正的创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