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筑底阶段的“三个高度警惕”与“三个更加注重”--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经济筑底阶段的“三个高度警惕”与“三个更加注重”

2012年11月13日09:17    来源:证券日报    手机看新闻

  未来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应把短期问题的解决与长期矛盾的化解结合起来,把长期战略落实到短期的宏观调控中来

  刚刚公布完毕的10月份各项宏观经济数据,终于可以让各方稍微松口气。

  中国经济基本实现“软着陆”

  先是月初的中采制造业PMI指数录得50.2%,一反同月份历史上总是处于回落的大概率情形,重回扩张区间,且环比也出现较为明显的回升,率先止跌企稳。尤其是具有领先意义的新订单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出现回升,说明前期逆周期政策干预效果显现,经济已悄然走出低谷。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6 %,同比和环比均现小幅加速态势,分别比上月增长0.4和0.8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部门继续处于企稳回升过程之中,去库存压力明显减弱,见底迹象明显。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火爆异常的消费,以及房地产市场成交回暖,都反映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上,同比名义增长14.5%,环比增长1.34%,消费需求继续触底回升。

  随着投资政策和信贷政策的逐步宽松,特别是近期资金面的持续改善对投资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铁路运输等行业投资增速加快的推动下,基本建设投资继续快速回升;对开发商贷款和融资限制的逐步放松以及商品房成交量的回暖,推动房地产投资增速企稳并缓慢回升。前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小幅回升,同比名义增长20.7%。

  外需方面,10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微弱上涨1.7个百分点,显示在9月稳外贸的相关政策刺激下,受欧美圣诞订单和美国经济企稳等外围因素的拉动,外贸形势也出现了略微好转;进口增速为2.4%,增速与上月持平;贸易顺差为319.9亿美元。从贸易对象来看,受益于美国经济复苏略有加快,对美出口增速有所加快;因欧洲经济仍然低迷,对欧出口仍保持负增长。但总体而言,外需形势仍难言乐观,刚刚结束的秋交会也显示外需疲软状况短期内很难有实质性改观。

  货币信贷方面,尽管10月社会融资规模比上年同期多5038亿元,但人民币贷款增加仅为5052亿元,同比少增816亿元,比9月少增118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受信贷投放增加放缓、银行理财产品滚动发行量增加等因素影响,10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4.1%,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6.1%,比上月末低1.2个百分点。货币增速在9月明显回升后出现回落,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反映出货币政策基调仍然是保持稳健。

  受翘尾因素减弱和食品价格回落的双重影响,10月CPI涨幅超预期回落,同比上涨仅为1.7%,这是今年全年的又一个低点。受工业品价格环比上升以及翘尾因素回升的双重影响,10月份PPI降幅由上月的3.6%明显收窄至2.8%,且环比已经上涨0.2%,似有逐步向上的趋势,反映了企业去库存化过程行将结束、未来补库存意愿日渐增强。尽管未来两个月CPI走势还会有所反复,但总体来说物价水平温和可控,预计全年通胀将低于3%。

  综合上述先行和同步指标,可以乐观地得出判断,目前宏观经济探底成功、企稳回升的态势已得到进一步确立,经济继续沿着“软着陆”的轨道运行,全年经济增长有惊无险,实现7.5%的预期目标应无意外。在政府暗中“保八”的努力下,很有可能如亚洲金融危机时的1998年一般,以7.8%左右的速度收官2012年。

  宏观政策宜保持相对稳定

  鉴于短周期经济正在企稳筑底,政策取向近期出现大幅度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但因物价在低位保持温和态势,客观上使得年内乃至明年上半年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加。

  货币政策方面,预计央行仍将继续采用连续滚动逆回购的手段,向银行间市场补充流动性,以保持货币、信贷层面对于实体经济发展适度宽松的流动性支持。当然,由于政策调控的空间相对还比较大,也不能排除央行近期突然降准的可能性。受制于房地产调控依旧保持高压和物价反弹隐患挥之不去,尽管存在降息空间,但预计年内息口变化的可能性不大。

  财政政策方面,中央有望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的力度,“营改增”政策不断扩围,在广度和深度上料将会进一步扩展。

  概括地说,经济正处于筑底阶段的初期,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内生动力尚显不足,结构调整重任尚未完成,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还大量存在,未来经济走向复杂多变、不容乐观。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宜保持相对稳定,以从容淡定的心态静观其变,谨慎应对。总基调还是要把“稳增长”放在首位,以巩固得来不易的经济增速企稳反弹局面。

  明年调控把握三方面

  尽管目前中国经济已出现见底企稳迹象,但经济领域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推进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还得继续去完成。明年的中国经济需要保持“三个高度警惕”:一是高度警惕地方政府在“稳增长”的冲动和压力下,倒逼宏观经济政策再次过度放松,再次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和超宽松货币投放:二是高度警惕因政治周期的变化而导致政府投资大幅反弹、加剧产能过剩;三是高度警惕因新一轮全球流动性宽松引发的输入性通胀,使得国内物价出现反弹。

  为此,未来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应把短期问题的解决与长期矛盾的化解结合起来,把长期战略落实到短期的宏观调控中来。具体来看,为尽快使经济彻底走出低谷,并为未来新一轮增长做好坚实准备,明年宏观调控应牢牢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改善发展环境,打破制约发展的各种桎梏尤其是过度的垄断行为,着力提高投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第二,更加注重供给管理,通过优化财政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市场化手段,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的独特作用。要通过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优化供给结构;重视从供应端建立长效机制,有效抑制通胀及管理通胀预期,逐步破解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现象;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建立城镇多层次的居民住房供应体系。

  第三,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和引领作用。要紧紧抓住当前科技领域网络化同新材料、新能源紧密融合的大趋势,搭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快车,以创新为动力,激发中国经济增长新的活力和潜力。 (王 军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

(来源:证券日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