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饮料尚处监管真空 专家建议不要长期饮用--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功能饮料尚处监管真空 专家建议不要长期饮用

2012年11月15日08:19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近日美国的一则新闻报道称,一名14岁的美国女孩就因饮用了两罐名为“怪兽”的功能饮料,导致心脏骤停,6天后不治身亡。不仅是儿童,成人在运动量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不宜多饮运动饮料,因为同样会加重身体机能的负担。

近日美国的一则新闻报道称,一名14岁的美国女孩就因饮用了两罐名为“怪兽”的功能饮料,导致心脏骤停,6天后不治身亡。医生的诊断报告显示,该少女的死因是咖啡因中毒导致心律失常。而针对饮料的调查显示,两罐“怪兽”饮料含咖啡因480毫克,相当于14罐340毫升“可口可乐”饮料的咖啡因含量。

如今,品种繁多的功能饮料遍布国内各大超市和便利店,它们绝大多数都宣称自己有抗疲劳、补充电解质、提供营养素甚至纤体、美肤等各种功效,那么,饮用这些饮料的安全性又如何呢?

我国现状:

仅少数“功能饮料”取得“保健食品”身份

在上述功能饮料致人死亡的骇人案例中,“咖啡因”被指为罪魁祸首。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对大脑皮层具有直接兴奋作用,能够暂时性地使人保持精力。

那么,我们日常在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功能饮料各自的咖啡因含量又是怎样的?记者通过走访市内超市观察到,红牛、力保健等功能饮料在包装上均有标注咖啡因含量。250ml的黄罐红牛含咖啡因50毫克;银罐则含咖啡因32.5毫克;力保健则为每100ml含咖啡因20.1毫克。相比于美国致人死亡的“怪兽”饮料,这些国内市场常见的功能饮料咖啡因含量要低很多,那这样的含量是否安全呢?

据了解,在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实际上是没有“功能饮料”这一项的,只有“特殊用途饮料”,指的是“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主要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三类。“功能饮料”则是消费者对于这些饮料的模糊的俗称,一般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功能的饮料。这类饮料在市场上的种类和份额都在不断增长。

而据专家介绍,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关于功能饮料的法规,这一市场监管也就比较混乱。它处在保健食品、特殊营养食品之间“两不管”的真空地带。如果它既没有申报保健食品,也没有申报特殊营养食品,那么监管部门都不会去审查和抽检。记者了解到,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功能饮料”取得了“保健食品”的身份,比如红牛、白兰氏馥莓饮等。

美容保健饮料:需警惕其功效被过分夸大

近一年以来,除了运动饮料和特殊用途饮料之外,另一个新的功能饮料大类——美容保健饮料也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不仅有可口可乐公司等“洋品牌”前来抢滩市场,国内的不少药企也纷纷投身其中。这类饮料大多以中药饮品、美容饮品、纤体饮品等名目出现,种类繁杂,在其广告宣传语中,“下火”、“排毒”、“美肤”、“减肥”等功效宣传都屡见不鲜。“喝了一段时间,效果也算是有一些,不过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记者随机访问的一位正在购买美容饮料的消费者坦承只是被广告所吸引,并不清楚这类饮料是否真的可以产生美容的效果,“但应该也没有什么坏处吧,口味也还不错。”

抱有类似想法,“花钱买个心理安慰”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对此专家表示,其实只要日常饮食科学合理,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和均衡,就无需再额外饮用“保健饮料”。这类饮料中的纤维素、维生素等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大都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来获取。

(责任编辑:薛白、乔雪峰)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