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结束后,中国舆论很自然地关注起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外交团队来,尤其是未来国务卿的人选。毕竟大家看美国政治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在看这种变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国人对美国国务卿的认知是有历史可循的,最突出的莫如基辛格。当年他秘密访华时虽然还不是国务卿,但开启了中美之间的大门,也让他赢得了中国人的好感,一直把他当成美国国务卿的正面例子。而无需讳言,对即将卸任的希拉里,不少国人有负面意见,认为她对中国强硬,说了很多让我们不舒服的话,甚至把奥巴马第一任期对华政策中的消极因素一股脑地记在她的账上。
不错,国务卿是美国外交政策人格化的代表,是美国对华外交中最显眼的人物,但他(她)归根结底是总统外交政策团队中的一员。国务卿在美国庞大外交机器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不是固定的,既取决于个人的威望与能力,也取决于很多他们不能控制的因素。国务卿对政策有自己的想法,但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贯彻总统的主张。
今年的美国大选中,中国被炒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但仔细去看,奥巴马和罗姆尼都在经贸议题上作出强硬姿态,差别不是很大。而关于对华战略认识与定位,双方讨论的并不多。可能是经济困境中的美国选民没心思去想这么宏大的问题,但同样也是因为美国国内在这一问题上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共识,而这种大的共识,构成了今后一段时间美国对华政策的国内政治环境,这不是美国总统和国务卿所能够改变或想要改变的。
从目前媒体披露的情况看,奥巴马政府未来国务卿的热门人选,一是现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一是老资格的参议员、200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此外还有其他几位或许能形成冷门。相比之下,奥巴马似乎更心仪赖斯,四年前他第一次竞选总统时,赖斯是主要的外交顾问,她对世界和美国外交的看法,可能更多反映出与之年龄相仿的奥巴马个人的观点。克里作为老一代政治家则更为稳重,守望国务卿之职已久,只是奥巴马后四年也许想在外交上展示自己的一些新东西,选择一位年长的国务卿似乎很难传递出这样的信息。
当前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的空间并不大,中美关系要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首先要在战略层面找到可持续的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国务卿人选似乎没那么重要。但外交既讲理性又讲感性,双边关系既有实质又有气氛。从今年国内舆论对待希拉里的态度看,中美关系的“生态环境”显得比较脆弱,希望美国新国务卿走马上任,能给两国多带来些和谐的成分。▲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