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将来,当你开着车在路上疾驰时,可能推动车辆前行的燃料中有一部分源自钢厂尾气。宝钢正在建设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钢厂尾气制乙醇中试装置,气体转化率等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项目成功完成中试阶段的试验,步入产业化阶段,传统钢铁工业尾气转换成新能源原料将成为现实。
目前宝钢工厂排放的尾气主要用来发电,这是低附加值的利用。钢厂尾气制乙醇用“生物法”: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微生物气体发酵技术,将钢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尾气制成燃料乙醇,附加值比发电高3倍以上。
乙醇是一种新能源燃料,目前我国主要是用“粮食法”来生产。如果“生物法”制乙醇能够实现产业化,其成本将比“粮食法”便宜30%—40%,也能改变传统“粮食法”生产燃料乙醇造成的与粮争地、与粮争水的现象。
据测算,若宝钢所有工厂排放的尾气全部用来制作乙醇,预计年产量可达100万—200万吨。中国的钢产量占全球钢产量的一半,若全国钢厂都推广该技术,则将为中国新能源需求作出可持续的贡献。
当前,环境经营已成为宝钢集团新一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宝钢金属作为集团多元板块之一,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寻求废气的再生利用渠道。2011年2月,宝钢金属与朗泽公司联合组建了中国首家废气再造的经营性企业——上海宝钢朗泽新能源有限公司,并启动了300吨钢厂尾气制乙醇示范项目。项目设计能力300吨/年,于今年3月正式投入运行。目前,一系列关键指标已陆续实现,装置实现连续、平稳运行。
据悉,宝钢钢厂尾气制乙醇项目将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实施全球首个产业化项目,并将在国内钢铁企业和其他相关行业作全面推广。 (记者 叶薇)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