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2月9日电(记者 张文婷)由中国经济周刊和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于今日(9日)在北京召开。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实体经济不断升级和发展的过程,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必须从自身寻找原因,必须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邵宁介绍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其中实体经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实体经济不断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但我国实体经济也长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发展方式粗放、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等。作为制造业大国,这些问题确实令人担忧。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既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关,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密切相关。
邵宁解释道,从内需消费水平看,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1年人均GDP为5400多美元,企业现有产品结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从投资角度看,我国多年来大规模基础建设时期,依靠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效益逐步体现。尤其集中在能源、基础原材料、工程装备、工程建造等领域的实体经济。从出口角度看,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国际市场需求减少,主要发达国家加速发展新兴产业,实施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加速发展他们的优势产业。贸易保护主义也在不断抬头,这些都影响了我国外需的增长。
邵宁强调,我们经济发展的要素成本上升的趋势呈现长期化,资源环境的约束也不断增强,依靠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生态环境求发展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维系。因此,尽管我国实体经济目前遇到的困难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振荡有关,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有关,但从根本上看,这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自身阶段性问题,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必须从其自身寻找原因,必须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