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通过最后的检验关来控制非法添加剂和违禁药物并不现实。只有加强对饲料、兽药的有效监管才能控制养殖过程。
一位饲料销售人员说,违禁药品基本都是通过小饲料厂或者兽药店销售到中小规模养殖户手中的。一些生产企业的产品说明书上不写化学名称,而以“育肥灵”、“长得快”等商品名混淆视听。一些从事兽药销售的企业也浑水摸鱼,偷偷卖违禁药品。
目前,对生产、销售违禁药品企业的处罚,基本以罚款为主,罚款额度也不高。
这名销售人员建议,监督重点关口前移,对生产、销售环节使用违禁药品者都要加大处罚力度。
消费者必须调整消费观念
消费者在选择禽畜产品时也有认识误区。
白羽鸡问题曝光后,引起了消费者的担忧。事实上,早在四五十年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白羽肉鸡45天就可长到2公斤、育肥猪出生140天后能长到100公斤、肉牛一天可增重2公斤。
长得太快,肉质肯定一般,这是畜牧业的一个共识。
从1990年代开始,养鸡企业开始培育分级产品:三黄鸡70天出栏,草鸡半年出栏,土鸡养殖时间更长。在新疆,白羽肉鸡已被逐步淘汰,生长期60天的黄羽肉鸡逐步主导市场。
由于消费者对畜禽产品了解甚少,一旦某地畜禽产品出现问题,往往容易引发消费者恐慌,以致这些畜禽产品在某一时段内无人问津,养殖数量锐减。正常的生产秩序被破坏后,供求关系失衡,引起畜禽产品新一轮的价格暴涨,又加重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看到养殖业暴利后,许多不懂技术的人又纷纷加入养殖行业,在缺乏规范的业态中,为追求经济利益,各种违禁药品有了空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