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中国正在掀起一股"城镇化"热。据《第一财经日报》今天报道,浙江省正在考虑开展"撤镇设市的制度和路径研究",也就是把具备条件的乡镇,直接升格为小城市、也就是"镇级市"。"地级市、县级市"等名称我们经常听说,"镇级市"听起来很新鲜。实际上,浙江省这27个计划试点的"中心镇"已经在财权、事权、人事权以及用地等方面得到了"扩权"。从2010年启动全省小城市试点之后,相应的权限已开始下放到试点镇。不过截至目前,"撤镇设市"还只是一个设想,还需要具体的调研、论证,并上报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
《央广财经评论》本期嘉宾: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
"镇"变成"市",镇长变成市长,这样的做法是没有先例的,有多大的可行性?
马光远:如果去过浙江的一些经济非常发达的一些乡镇的话,对这样的可行度可能就会提升几个台阶。一般情况下,一般的镇在我们的印象中跟村跟市之间是过渡的地带,无论产业,还是基础设施,还是人口,更加的有点像村而不是像城市。但是浙江的很多镇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基础设施还是容纳力,跟西部的很多市基本上是相差无几,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有些镇的经济实力比西部的很多县都要强,甚至比西部的很多中等城市都要强。浙江的一些产业比较发达的镇事实上本身已经具备了从镇向市转变的条件。
马光远:目前来看某一个镇能把它改变成市,不是说我们要设想能不能变成,或者说人为的把它变成,而是看它目前各种条件是否已经具备。比如说产业上,有没有大的容纳农村人口流动的强大的产业容纳能力;第二基础设施有没有很大的空间形成真正的城市;第三有没有下一步向城市转变的行政管理能力。如果这些条件一旦具备,不是说我们要不要它转变成,而是说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城市。
我们一方面当然要发挥积极性,但更多的还是应该顺势而为,根据各个镇本身的特点和条件,已经具备的不要再因为行政级别或者别的因素来设下一些障碍;本身不具备的也不要人为的拔高,顺势而为。
产业条件是城镇化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马光远:我们现在谈城镇化,首先城镇化就是想搞房地产,房地产化,首先想到的是把农村的人口怎么样转到城市去,农村的人口到城市里面去干什么,首先要工作,其次孩子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等。如果这些东西本身给不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最终可能没有工作,没有养老,没有医疗,也没有房子,这样的城镇化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能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它的经济体量,它的产业本身能不能容纳进入到镇里面的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下一步我们公共服务能不能提供,下一步住房能不能提供。这三个问题解决了事实上城镇化就解决了一大半,所以我认为产业条件是第一位的,没有产业条件人为的去搞城镇化,最终可能农民既失了地又在城里找不到工作,又没有养老医疗等等,这样的城镇化会出大问题。
整个中国,东中西部各个省和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如何稳步推进城镇化?
马光远:前一段时间中央工经济作会议说的很明白,特别强调城镇化的治疗问题,特别强调趋利避害。也就是说我们要发挥城镇化本身经济带动作用,对于中国社会转变的这种积极作用,但是还要避免一些消极作用。提出我们一方面要顶层设计,另外一方面要允许摸着石头过河。在中国东西部差异非常大的条件下,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统一的路径,究竟怎么来走?西部走的路肯定跟东部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允许各地发挥积极主动性,一定不要为城镇化而城镇化,不要为了把农村的人口多转变成几个城市人口,人为的拔高数字。
城镇化最终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的产生建立在产业的基础上,建立在公共服务是否提供的基础上,建立在我们整个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的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东部如果想达到的话,东部的步伐可以快一点,西部如果达不到的话我们创造条件,加快西部城镇化的步伐。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不是说一刀切。中国的城镇化学任何一个国家学不来,学任何一个地方也学不来,必须积极的探索,慢慢的形成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