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车“摇号”诈骗增多 程序还需更透明--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北京汽车“摇号”诈骗增多 程序还需更透明

2013年01月25日10:48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2011年,为调控汽车数量,本市开始实行“摇号”政策。两年间,利用“摇号”诈骗的案件大幅增加,仅海淀检察院就受理5件8人,受害人达16人,被骗走钱款460余万元。

  诈骗手法

  冒充国家机关能人

  检察官统计案件发现,嫌疑人最爱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以某些国家机关为幌子,声称能办理“密档车牌”。例如嫌疑人冯某,谎称自己是中办的职工,有能力办理正规的京A8开头的车牌,交通部门都无法查实。

  为取得被害人信任,嫌疑人一般会伪造车牌及虚假过户手续等材料,被害人在较长时间内无法发现受骗,直到因使用假证件被公安机关查获时才恍然大悟。

  而且,“摇号”诈骗金额巨大,目前查明的16起案件中,涉案金额最少的为5万元,最多达到单笔104万元。

  钻空子

  “摇号”程序不透明

  “‘摇号’不够透明,导致一些人以为通过其他途径能买卖车牌。”检察官介绍,审查被害人时,他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对买车有刚性需求,但许久也没摇上号。

  “有的人进去就摇上了,谁也不知道‘摇号’到底怎么摇,有人说交钱就行。”被害人张先生就是听信了社会传言,被骗走几十万元。

  检察官介绍,特权、内幕这些词语,在我国颇能鼓动人心,特别是在不透明的领域里,很多人愿意相信权钱交易是可行的,所以当骗子把一些伪造的“特权车牌”,带8、带6的“吉祥车牌”交给受害人时,受害人不仅不会怀疑,反而更加相信,心甘情愿地花大价钱购买。

  检察官建议

  “摇号”应该直播

  检察官建议,为提升“摇号”公信力,必须增加“摇号”程序的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例如,适当增加现场观看“摇号”过程的人数,披露选择现场观看人员的条件,同时利用电视直播、网络等方式公开“摇号”全过程。

  在参与“摇号”的公民中,有部分确是急需购买车辆但又摇不到号的人群。对此,检察官建议适当考虑车牌照配额的其他途径,例如以停车位证明作为领取车牌号的资格条件之一,调整“摇号”政策一刀切似的处理方式。

  此外,政府和有关机关应当加大对小客车数量调控和配额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并且适当披露涉及车牌诈骗等类型的案件,促使民众了解国家政策,知晓犯罪伎俩。(记者 高健 通讯员 李娜 刘可)

(责任编辑:聂丛笑、乔雪峰)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