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民用客机大发展的前夜【3】--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专题>>2013年阶段性专题>>波音在华40年

20世纪70年代:民用客机大发展的前夜【3】

2013年03月11日17:02        手机看新闻

中国民航在逆境中求发展 在“文革”爆发前,国内航线有 46条,通航里程为 3.5 万千米 ;中国大陆先后同巴基斯坦、柬埔寨、印度尼西 亚签订航空协议实现通航 ;全民航拥有各型飞机 355架, 包括 85架运输机。进入 60年代后期,为了适应喷气式客 机起降的要求,新建、扩建、改建了一批机场。1964年 4月 26日,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 707客机试飞上海虹 桥机场成功,这是喷气式客机第一次来到中国。 进入“文革”后,中国民航的发展也进入了痛苦的时期。 不过可喜的是,1971年11月19日,国际民航组织第74届理 事会第16次会议通过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作 为中国驻该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中国民航购进了5 架伊尔-62客机,1972年从英国购买了10架“三叉戟”2E 客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打破了中美两国之 间的坚冰。中国民航抓住这难得的机遇从波音公司订购了 10架波音707客机。以上三种机型是中国民航最早拥有的喷 气式客机,为中国民航实现“飞出去”目标创造了重要的 硬件条件。 1974年,中国政府决定承认 1944年《国际民航公约》, 加入有关协定书,恢复在国际民航组织中的活动,并当选 该组织的理事国。同年,我国民航试航纽约成功,随后又 连续开辟了多条国际航线。到 1976年,中国民航的国际航 线已发展到 8条,国际通航里程达到 41000千米,占通航 里程总数的 41%,国际运输总周转量比 1970年增长 23倍 多。国内运输方面,经国务院批准,从 1971年 3月 1日 起,我国放宽了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乘坐民航班机的限 制,同时还大幅调低了国内航空运价。这些措施使得航 空客运量迅速增长,到 1976年底,国内航线由 1970年的 67条增加到 123条,国内航线运输总周转量增长 2.2倍, 其中客运量增长 5.7倍。 1974年 3月 30日,由阎志祥和刘崇福分别担任机长 的两架波音 707客机,从北京出发分别向西、东两个方 向环绕地球飞行一周,试航纽约成功,为后来的越洋洲 际飞行及中美正式开通航线积累了经验。1979年 1月 28 日,中国民航的波音 707客机首次成为中国领导人的出 访专机,搭载着邓小平副总理率领的代表团出访美国。 中国民航系统从 1974年开始恢复实行经济核算制,民航从 1975年开始扭亏为盈,1976年共获利近 3500万 元,从而扭转了长期亏损和依靠国家补贴的被动局面。 此后,各项主要指标(包括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和 货邮运输量、通用航空作业飞行小时和企业利润等)一 直保持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 1980年 3月 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决 定民航不再由空军代管,改由国务院直接领导,中国民 航逐渐褪去军事色彩,走上企业化管理的道路。1980年 2月,中国民航又从波音公司引进首架波音 747SP客机, 这是中国民航首次使用宽体客机,标志着中国民航的机 队构成开始与国际民航先进水平接轨。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赵爽)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