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时期的煎熬 20世纪 70年代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航空工业而言,是 一个困难和痛苦的时期,为报复美国在 1973年的第四次 中东战争中支援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对西方国家实施石 油禁运,造成国际油价攀升,航空公司机队的运营成本 大幅增加,致使许多公司对于增加运力,扩展航线的计 划犹豫不决。 波音公司也未能幸免。阿波罗登月计划规模逐渐缩 小直至彻底终止,使波音公司失去了很多订单,公司期待 通过商用飞机的销售帮助公司渡过难关。70年代初,波 音 747大型喷气式客机项目由于发动机推力迟迟达不到指 标,拖延了研发进度,使公司负债累累。受高昂的研发成 本和交付初期出现的一些问题困扰,波音公司在长达 18 个月时间内没有收到一架波音 747订单。超声速运输机项目(SST)下马是对波音的另一个 沉重打击。在该项目上,除了美国政府投入资金外,波 音公司也自投了大笔资金。但是由于项目本身的技术 难度太大,成本超支严重,令目标前景变得十分暗淡。 1971年 3月,美国国会拒绝为超声速运输机项目提供资 金支持,项目被迫下马。与此同时,英法两国联合研制 的“协和”号超声速客机由于造价和使用成本高昂,噪 声巨大,在市场上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在两国的载旗 航空公司——英航和法航订购了为数不多的几架后,“协 和”生产线也被迫关闭。显然,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 超声速客机还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 不良财务状况造成的恶果很快显现出来,如果波音 公司不大量削减成本,将难逃破产的命运。要实现减少 开支的目标,唯一可做的就是大规模裁员。1968年时,波音公司的雇员人数曾达到 148650人。而 1970年初至 1971年 10月期间,波音公司大幅裁员,到裁员工作接近 尾声时,波音公司只剩下 53300名员工。随着波音业务 的减少,西雅图周边其他供应商及为波音提供服务的公 司也不得不进入裁员程序。许多失业的工人无法在西雅 图市找到新的工作,纷纷离开此地另谋生路。当时在西 雅图的大街上甚至立有一幅告示牌,上面写着“最后一 个离开西雅图的人,请把灯关上行吗?” 在 70年代中期,美国的波音、麦道、洛克希德三 大公司掌握着西方国家 95%的宽体民用喷气式客机的订 单。1978 年之前,作为欧洲联合象征的空中客车公司 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A300飞机自 1974 年开始交付后, 只向 4家航空公司售出了 38 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