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开启新的篇章--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专题>>2013年阶段性专题>>波音在华40年

20世纪90年代:开启新的篇章

2013年03月11日18:39        手机看新闻

进 入 90年代初,麦道公司日渐式微,波音和 空客两家公司对市场的垄断逐渐成形。在 各座级飞机市场上,两公司打响了全面争 夺战。波音公司于 1985年推出了第二代 747 飞机——采用玻璃驾驶舱的双人制 747-400系列,首架 747-400于 1989年 2月 9日交付美国西北航空公司投入使 用。与以往的 747机型相比,747-400在飞机性能和运营 成本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而在大型远程民用飞机市场 成为霸主。

空客公司虽然在其他座级上都有与波音公司竞争的 机型,但在大型远程市场上还一直是个空白。1986年, 空客启动了两种非常相似且机组可以轻易转换的新机项 目——4发的A340和双发的A330。其中,A340是空客 对大型远程民机市场的首次试水,于 1993年投入使用,但始终无法撼动波音 747的市场地位。于是在 1994年 6 月,空客公司宣布了超大型运输机A3XX计划。2000年 12月,这一项目正式命名为A380,2001年初,A380正 式定型,2007年 10月首架交付。事实上,麦道公司也曾 在 1988年启动 MD-12计划来对抗波音 747,但这一项目 无果而终。 而在中型宽体机市场上,A330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面对空客的全面进攻,波音公司的回应是推出其第一种 电传飞控的双发型波音 777。1990年 10月 29日,波音启 动了 777系列的研制计划,新飞机在 1994年 6月 12日成 功首飞,并于 1995年 5月 17日首架交付启动用户美联航。 波音 777系列飞机后来被证明是波音最成功的产品之一, 而其最新型号 777-300ER也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远程宽 体机之一。两巨头你来我往的机型竞争与市场占有,加速了麦 道公司的没落。当时,麦道公司根本无力再研制新的机 型,只在 1986年推出了其改良型的 MD-11,于 80年代 末期投入使用 ;而更换发动机及稍作改动的 MD-80被命 名为 MD-90,于 1995年 2月首架交付用户。1996年 12月 15日,波音公司宣布兼并深陷困境、债台高筑的麦道公 司,结束了两家公司长达 80年的竞争。当时,麦道公司 占世界民用客机市场的份额已下降到不足 10%。兼并后, 由于 MD-90与波音产品系列冲突,最终于 2000年停产。 这起合并,改变了世界民机制造业版图,形成了波 音和空客两家公司间的超级竞争局面。新的波音公司对 欧洲民机制造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欧洲多国政府和企 业各界对此反应强烈,欧盟委员会正式递交反对兼并的 照会。一时间,美欧贸易大战一触即发。最后,为了完 成兼并,波音公司对欧盟做出了让步,其代价是 :波音 同意放弃三家美国航空公司今后 20年内只购买波音飞机 的合同 ;接受麦道军用项目开发出的技术许可证和专利 可以出售给竞争者(空客)的原则 ;同意麦道的民用部 分成为波音的一个独立核算单位,分别公布财务报表。 1997年 8月 4日,新的波音公司开始正式运行。 麦道并不是波音拓展疆土的唯一战利品。1996年, 波音还收购了罗克韦尔公司的防务及空间系统部 ;2000 年 1月,波音出资 37.5亿美元收购休斯电子公司航天和 通信业务部,从而成为当年世界最大的商业卫星制造商。 波音公司还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大的承包商。 除了着眼于自身的壮大,波音也抓紧了对新兴市场 的开发。进入 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航 的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民航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中 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从 1991年的全球第 15位上升到了 2002年的第 5位,平均每三年半增长一倍。1993年,中 国三大航空集团相继成立,为后来近 20年的中国民航运 输格局划下了疆界。1993年 12月 20日,中国民航总局升 格为正部级单位,随后加强了对内整顿和对外开放的力 度。而波音公司借着中国民航持续快速平稳发展和中美 关系好转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了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和 参与程度。1992年,中国接收了第 100架波音飞机,仅 仅两年后,就又接收了第 200架飞机。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赵爽)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