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存量已近百万亿元,M2与GDP之比接近190%,有人据此得出“中国货币严重超发、潜在通胀风险较大”的结论。事实上,M2占GDP之比这一概念并不能有效衡量货币超发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着实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首先,M2与GDP之比这一说法本身不科学,不能真实反映货币超发程度以及通胀压力。众所周知,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一个存量概念,而GDP是一个流量概念,用一个时点的存量和一个时期的流量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的比值,并无意义。
进一步,如果观察近20年我国历史数据,M2/GDP与通胀压力相关性并不大。例如1993年到1995年,我国CPI涨幅连续超过10%,但M2/GDP基本稳定在100%左右。1998年到2002年,我国M2/GDP比值大幅攀升,物价方面却面临通缩形势。所以,根据M2/GDP比值来判断货币超发与否或预测通胀压力,是概念运用不当。
其次,对M2存量与M2/GDP比值进行跨国比较,亦无太大意义。由于金融产品创新使得货币划分界限变得模糊,以及世界各国M2的定义及统计口径存在差异,令M2存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进行跨国比较的。
另外,企业融资以贷款为主、居民金融资产以储蓄为主的国家,M2/GDP通常偏高;而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M2/GDP通常偏低。我国M2/GDP较高的重要原因是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储蓄率高。虽然美国M2/GDP不高,但如算上美国家庭和非赢利部门金融资产总额与GDP的比值,就会发现其在2011年比值已超过300%,远高于我国M2/GDP比值。换句话说,我国与发达国家金融结构迥异,M2/GDP指标即使有所谓的意义,事实上也不具备横向可比性。
最后,衡量货币是否超发的最终标准是物价水平。研究表明,货币存量与物价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影响物价水平更重要的因素是货币供应增速及资金价格。简单地说,若货币增速超过实体经济需要、实际利率长期偏低,物价上涨压力就会加大。但如果货币供应增速保持在合理水平,即使货币存量很大,也不一定就能导致物价上升。
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2%、CPI年均上涨2.3%,属于“高增长、低通胀”搭配,表明我国的货币环境总体上是适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