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亿M2引发货币超发质疑 专家称并不严重【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百万亿M2引发货币超发质疑 专家称并不严重【2】

2013年03月29日07:43    来源:证券日报    手机看新闻

  货币政策如何在“刀锋”上游走?

  准备金率上调的幅度和频率会更大

  《证券日报》:2月份CPI同比增速达到3.2%,创10个月来新高。而今年定下的通胀控制目标是3.5%。通胀压力增加了市场对今年加息的预期,但同时国内经济刚刚开始回暖。央行如何在防通胀和保增长之间做到平衡?

  盛宏清:今年2月份CPI攀升至3.2%的确来得有点早,已经超过1年期管制利率3.0%。由于通货膨胀的敏感性已经上升,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正在向成本推动型扩散,这给利率紧缩增添了些许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根据今年1月-2月工业增加值增长9.9%,消费增长12.3%,投资增长21.2%(其中第二产业投资仅增长15.6%),进出口增长14.2%来看,预计一季度GDP增长水平在7.8%左右,经济增长态势用“筑底盘整、结构转换、力度温和”来形容较为恰当。经济的热度远未达到需要利率紧缩的程度。而且当前还很有必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的利息负担。由此,基准利率必须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走“刀锋”,保持基准利率稳定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同时,仍应该保持资金面中性格局,保持必要的社会融资量。

  鲁政委:2012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为7.9%,从目前来看,经济状态在继续好转中。这就意味着,至少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不会低于7.9%。政府工作报告已调低经济增长目标至7.5%,同时将工作重点转向调结构。因此,宏观政策角度来说,目前的经济增长状态已可接受。从通胀角度来说,2月CPI虽然触及3.2%,离全年3.5%的目标仅一步之遥。但是,考虑到春节错位和环比因素,其实当前物价仍然平稳。综合以上情况,当前增长和物价态势都较为正常,货币政策不应存在偏向,而应居中守正,保持中性。

  李志强:从农产品价格来看春节以后涨幅有所回落,预计3月份CPI略高于2%。通胀相对比较温和,现阶段没有急迫的抑制通胀的任务。而到了二季度后半段,CPI涨幅会增加,大概到三季度会达到今年的高点,但是也不会太高。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的问题还是需求不足。为此,通胀高一点,还是可以接受。总体来看,央行的政策更倾向于保增长。今年适当上调基准利率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但央行依然会兼顾到保增长的目标,基准利率的运用也会很谨慎。而准备金率上调的幅度和频率会更多更大一些,运用起来顾虑也会更少。我预计会以上调准备金率为主。

  控制货币增量能否抑制房价?

  可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有限

  《证券日报》:当前房价上涨与货币政策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除了调整首付比例等结构化信贷政策,货币政策方面还能有哪些措施来控制房价上涨?

  李志强:货币供应与房价确实有正相关的关系。如果货币供应没有完全被实体经济吸收的话,就给资产价格带来上涨压力。我们粗略衡量,一线城市过去十年房价涨幅大致是七到八倍,这和M2增速是差不多的。社会货币存量增长与房价上涨大致相对应,从理论上讲也是合理的。谈房价涨幅会忽略到一些问题。比如,十年前的房子相对于当时的购买力与现在相比大致是相当的,但房子品质与现在有很大差异,不能单纯看房价的绝对数增幅。

  通过控制货币增量来控制房价,为了抑制房价,就抑制货币总量,我们认为并不现实。如果要控制货币总量增长,就会影响经济增速,带来的代价非常大。到时讨论的就不是房价高低的问题,而是其他更严重的问题。货币增速对应的是经济全局问题,不是房价问题。在控制房价问题上,货币政策扮演的角色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有力。税收可能比货币政策更加有效,但会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还需要时间才能推行。调整首付等结构化信贷政策,现阶段是更加有效的。

  鲁政委:如果可以把通胀定义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的话,那么,房价的上涨显然是通胀的一部分。而“通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长期趋势上房价的上涨与货币供给的增加密不可分。但是,由于房地产作为资产的属性,在不伤及实体经济的前提下,试图以货币政策来保持房价平稳,可选择的工具就很有限。而在有限的选择中,提高首付是非常有效的控制手段,而我国过去恰恰对这种工具使用严重不足。

  盛宏清:房价上涨压力的货币根源与超量货币、投资渠道狭窄存在一定关系。除了既有的信贷政策外,建议继续守住银根不放松,逐步消除超量货币,避免货币过分地转化为“蜜”,“蜜”转化为“水”,而“水(货币)涨船(商品)高”后又反过来倒逼货币发行。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利用直接融资推动金融创新,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丰富居民投资渠道,进而推动利率市场化步伐。

  人民币国际化有何突破?

  未来五年人民币完全可兑换

  《证券日报》:在周小川过去十年任期中一直力推人民币国际化,刚刚又获得了连任。您认为接下来五年时间里人民币国际化会在哪些方面有突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加速,资本项目逐渐放开,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我国货币政策管理将面临更大的考验,如何保持独立性?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使得美联储可以将通胀转嫁到全球,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是否也可以像美国那样缓解M2的增长压力?

  屈宏斌:我们预计2015年人民币跨境贸易份额将会从目前12%左右增加到30%左右,主要在于大陆与亚洲周边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出口越来越多使用人民币结算,而不是美元。从量上来看,人民币就会成为继美元和欧元之后第三大国际贸易结算货币。

  人民币跨境贸易的进程超乎预料增长,也会促使人民币更快走向完全可兑换。未来五年,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概率比较大,主要原因是国内的条件比较成熟,特别是对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因为贸易失衡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人民币汇率也比以前更接近市场均衡汇率,这种情况下有利于中国加快资本项目逐步的开放步伐。

  鲁政委:在未来五年,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将会继续加快。具体来说,主要是从贸易结算领域逐步扩大到资本项目。

  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既然要选择资本自由流动,还必须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就意味着汇率不可能继续维持稳定。未来需要加快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步伐,尽快过渡到完全浮动状态。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保持政策的独立性。

  从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后果来讲,首先要考虑的恐怕不是通胀压力的转嫁,而是传统的数量控制目标能否继续适应新挑战,货币当局能否有效保持货币增速的平稳,能够仅仅凭借数量控制就可能实现国内通胀稳定的问题。

  李志强:目前我国资本项下没有完全开放,资本流动是可以控制的。此外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虽然接近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但央行还有一些引导。我们国家在资本、汇率两个目标放弃了一些,货币政策相对来说比较独立。

  人民币国际化在未来两三年有实质性破题,第一步是人民币可自由兑换,通过市场定价建立区域交易中心让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这是未来几年就可以实现的目标。接下来人民币资本项下开放,涉及到金融体系安全,会非常慎重,推进过程中会有阶段性目标。总体来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走在前面,自由流动则是更加远期的目标。

  盛宏清: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过程,未来将在汇率浮动、国际结算、资本跨境流动更加开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资本项目逐渐放开对货币政策独立性有冲击,但不必过分担心。只要使人民币汇率浮动起来,就会消除一些负面影响。

  在国际间转嫁通货膨胀需要该国货币在国际间被广泛使用,这需要高度的信誉。货币信誉又需要币值稳定做基础,这是一个“悖论”。中国不需要利用转嫁通货膨胀来缓解M2的增长压力,而应把管控货币的眼光放在国内。中国需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将非银行机构引入债券市场大规模购买债券。企业得到有效融资的同时,该债券发行并不会派生货币,仅仅是存款和债券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变化。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大量引入非银行机构购买债券,既是金融结构改革的需要,也是控制货币增速,控制通货膨胀的路径。而且,直接融资能有效利用现有货币存量,降低货币增量速度,削弱商业银行系统货币派生能力,同时也降低了信贷占比。

(责任编辑:财经实习、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