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析
从美国版“余额宝”看中国
不是为赚钱而是赚客户
“余额宝”业务并非首创。全球知名的网上支付公司Paypal成立于1998年,在次年就设立了账户余额的货币市场基金,用户只需简单地进行设置,存放在Paypal支付账户中不计利息的余额就将自动转入货币市场基金,堪称互联网金融的创举。
回顾Paypal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历程,首先,从互联网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成功的长尾案例。长尾理论,即把数量庞大的微小客户汇聚起来,从而可以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Paypal的客户账户数以亿计,其中大量的小余额账户就属于“长尾”,这些游离于传统商机之外的客户群,被Paypal以货币基金的方式汇总起来,其规模在2007年达到巅峰的10亿美元。
其次,从Paypal的角度看,做货币市场基金并不是为了赚资产管理的钱,也不是为资管销售业务探路。2002年美国利率大幅下降后,Paypal一直通过主动放弃大部分管理费用的收取来维持住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和吸引力,否则2003年、2004年的货币基金将几乎无法取得收益。
2008年以后,美国实行零利率政策至今,基金公司大多通过继续放弃管理费用来维持货币基金组合不亏损,所有货币基金的业绩都超低,Paypal货币基金的收益优势丧失,规模也逐步缩水,Paypal最终在2011年选择将货币基金清盘。
余额宝的核心逻辑与Paypal货币基金如出一辙。这一产品创新既是支付宝进军互联网金融的一个突破点,对用户也是一个“何乐而不为”的更优选择,基金公司不在盘算网上数百亿的沉淀资金,对支付巨头的庞大客户群兴趣浓厚,再加上国内的利率环境也算比较适合货币基金的发展,因而最终形成了一个对各方都有利的市场化金融创新。
(来源:广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