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经济底线 稳定政策预期--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守住经济底线 稳定政策预期

邹光祥

2013年07月16日21:23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一季度GDP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15日,中国经济的“中考”成绩单公布,其平稳运行态势直接回应了此前市场上流行的各种“看空论”和“熊市论”。

问计专家、企业家,会诊上半年中国经济,为下半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共识和智慧。在16日召开的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广泛听取看法和建议,突出强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基调。

此次会议前,李克强总理先后到河北、广西调研考察,主持召开多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多项经济政策。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把握好合理区间和政策框架,必须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既不能因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也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

不可否认,相比过去的高增长,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放缓态势,放缓已持续5个季度。今年以来,投资、消费、出口、居民收入等增速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但放缓并非失速,增速适度回落是潜在生产率下降的一种客观反映,毕竟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这么大的经济体要长期保持高增长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应该容忍经济的适度放缓,为转型升级留出空间。

目前,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危机的阴霾尚未消散,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以来,新一届政府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上。此外,一些以前出台的刺激政策在有序地退出,这对短期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经济增速放缓既是客观规律使然,也是顺势而为、主动调控的结果。挤水分、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成为调结构的有力抓手。

挤水分在外贸和消费领域尤其明显。一季度,外贸的高速增长引起各方关注。通过打击套利贸易等行为,虚高的外贸数据显现“原形”,6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下降2%。遭遇挤水分的不仅有出口,还有消费。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一些地方的高档餐饮消费下降了70%。

尽管中国金融市场整体的杠杆率相比美国并不算高,但由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高企,大量的信贷资源流向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等行业,资金错配和空转现象越发明显,积累了不小的金融风险。金融市场去杠杆引发了一轮“钱荒”,这种趋势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影响。

去产能和去库存成为淘汰、消化过剩产能的突破口。近年来,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以及风电设备、光伏等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日益严重。为了化解这种困境,今年中央坚持不用刺激政策,并强化环保指标,将一部分落后产能逐渐淘汰。

主动调控造成的经济增速下滑,虽然会带来短期阵痛,但长期看却是有益的。目前,不但政府对于经济增长放缓的容忍度提高,市场各方也在适应这一过程。此前,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调研,最近几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传递出的政策信号,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的预期,上证指数呈现上涨态势。

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而非数量,实现经济更长时间的发展需要稳定政策预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一是中国经济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之中,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会释放出巨大的投资和消费的潜力。二是中国地域广阔,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比较明显。按照目前的国家统计局综合发展指数计算,中部地区目前比东部地区至少要落后五年,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至少要落后十年。三是中国仍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消费成长的空间还比较大。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由吃、穿生存型消费向住、行、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过渡,信息消费也有巨大的空间。尽管近些年房子和车卖得都比较好,但从中国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来看,消费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四是目前企业改革创新的步伐在加快。

我们应该对下半年和更长时间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乐观。国家统计局最近做了一个大规模企业问卷调查,通过互联网调查了将近25万家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包括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和零售企业,调查结果显示,2/3左右的企业对后期走势、对中国经济环境的基本面表示乐观。

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多地从消费上着手,特别是信息消费空间巨大。此外,还有两个新的增长点,一个是由高品质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增长点,这一块包括城市群的发展,城市群发展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人口向城市转移,包括带来的消费市场扩大,包括了由于这个城市群功能的提高,对整个制造业、服务业发展,在发展平台方面更好的支持,这个支持带来的工业化,信息化的加快,带来就业的提高也会提供重要支撑,这个过程会带来众多的新增长点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改革释放制度红利。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振居民消费能力;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激发企业投资活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市场配制资源的范围和效果进一步扩大和增强,这个背景下有很多领域,可能会出现很多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原来资源由市场调节进入不了的垄断性领域。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长远规划、总体规划能力的提高,这种提高所带来的发展将更为科学,更为有序,也会从消费,从整个系统性的建设方面来提供很多的新增长点。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转型升级、提升质量。经济增速过高,转型没动力。经济增速太低,转型无空间。在这次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重申,宏观调控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当经济运行滑出下限或超出上限时,要侧重稳增长或防通胀,与调结构、促改革的措施相结合,推动经济运行回归合理区间。

信心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宏观政策要对市场形成稳定的长期预期和判断,必须加强引导。面对各种唱空、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务必保持清醒认识。

今年以来,国务院在改革上出台了很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措施,创新和改革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尽管各种市场机构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但我们认为,今年中国经济仍将实现7.5%左右的增长,“硬着陆”风险不大。   

(责编:蒋琪、李海霞)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