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逐步落实,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开始筹划添丁,这其中庞大的“生产力”让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乐开了花。
羊城晚报记者近日梳理发现,从孩子出生前的产检护理医药服务,到孩子出生后的保健玩耍必需品,都在二孩政策的刺激下焕发了新活力,一场围绕着“二宝”的商业大战已经拉开序幕。据国金证券测算,“单独二孩”放开有望在五年内新增800万新生儿。
a 婴童服装规模惊人
本月初,中信证券发布了对森马服饰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森马已明确将婴童产业作为未来战略布局方向之一,寻求童装、早教、动漫游戏之间的资源整合。
中信报告认为森马具备充足的竞争优势和资源推动此战略布局。据了解,森马公司目前拥有包含Balabala(市占率3%、No.1)在内的4大童装品牌、超过3470家终端门店,品牌和渠道都可成为承接其他资源的有效通道。
事实上,布局婴童产业是近年来休闲时尚品牌的重头戏之一。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婴童产业规模14,305亿元,预计2017年达到25,803亿元,远期规模将达3万亿。
基于以上数据,童装已然成为近年来苦熬寒冬的国产体育品牌的自救砝码。六大国产体育运动品牌年报显示,在其现有门店迎来关闭潮的同时,童装门店数量却在不断增加。
国产品牌之外,国际大牌们的童装快车也早已驶入中国,早在2010年4月,Dior童装(Baby Dior)就已入驻上海恒隆广场。快时尚品牌领域,2006年Inditex集团下的Zara童装就已登陆中国。H&M、GAP、C&A、优衣库等品牌也都纷纷抢滩中国童装市场。且近年来也都取得了不俗业绩。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