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搏强学校的第二道门上已经看不到相关部门颁发的牌匾 下图 陈文杰/摄
一人犯错全班“连坐”
“心理咨询师”马艳飞已被刑拘
打开搏强学校的官方网站,一行蓝色的字体格外醒目:“搏强学校,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这所号称为孩子“保驾护航”的学校,到底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新新说,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训练。早上5点半起床,6点半出早操跑步。白天有一节心理辅导课,晚上集体看新闻联播,有时候会放电影。
平时,他们最害怕的是受罚。在新新的概念中,犯错误了、惹老师生气了,就会被罚。一个同学犯错误,全班要跟着一起受罚。
她在3月31日的日记中写到:“紧张的一天就这样过去,看似平淡的一天并未那么平易近人,谁又会想到黑夜是否会下来暴风雨呢?无人知晓,唯独他——田老师!由于最后的点名不顺利,所以晚上拉了四次紧急结合。”
有一次,由于一个同学的被子没摆放好,晚上全班被罚到操场跑步、站军姿、趴雪地。新新说,那天下雨夹雪,特别冷。
不过新新觉得,学校并不是完全没有人情味。逢年过节也会组织文艺表演,有同学过生日的话,学校也会准备蛋糕组织大家集体为他过生日。
在新新的印象中,有些老师也比较宽容,第一次犯错会警告,第二次才会惩罚。马艳飞算是比较严厉的一个了,两个月前才调到她们班。
马艳飞,今年24岁,有媒体报道,校方称她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5月21日,马艳飞及参与“加训”的其他4人,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公安机关刑拘。
“问题孩子”之殇
有些家长认为“不体罚会中?”
如今,“加训死”事件已过去20多天,搏强学校依然正常上课。6月7日,其官方网站还发布了“2014搏强军事拓展夏令营”的广告。
记者曾根据学生们的求救纸条联系了几位学生家长。对于该校存在的体罚现象,有些家长坦言自己知道,且觉得没什么。一位男生的父亲说:“不体罚会中?”他说,自己还曾跟学校老师交代,孩子不听话就打。
小潘的母亲说,这也是无奈之下的一种选择。自己清楚学校可能会有体罚,但“毕竟自己打的时候心疼,别人打着不心疼。”
不过,灵灵的去世和新新的受伤,最终让潘女士改变了主意。5月25日,她还是决定将女儿接回,“自己都改变不了她,别人能做到吗?”
一名曾在该校接受过行为矫正的小王曾对媒体表示,其身边去过搏强学校的朋友,出来后没有一个觉得这个学校真的改变了他们,有的人继续和家长冷战,有的在学校里认识了三教九流的人出去混社会,在心中和家长断绝关系。
当然,也有学生觉得自己在搏强学校得到了改变。曾在此接受过培训的笑笑称,搏强学校帮她摆正了人生方向。
6月6日,就学校是否存在体罚或变相体罚等问题,中国日报网河南频道记者赶到搏强学校采访,学校已经把门口的牌子挂到里面了。该校负责人王棋称正在外办事,回来后将联系记者接受采访。6月7日上午,记者再次和王棋联系,但其电话无法接通。截止记者发稿时,该校仍没有任何回应。
一知名教育专家、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说,“问题少年”其实非常值得同情,他们的“问题”大多是社会大环境造成,没有人生下来就是“问题儿童”。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