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对于谢树华到底多少岁,并不太清楚。有人说他8岁,有人说他10岁,也有人说他11岁。谢树华父亲在村里人缘并不好。据了解,谢树华父亲患“大脖子病”,一直没娶媳妇,快60岁时才从广西买了一个30多岁的寡妇。
当时,寡妇还带来了一个小女孩。后来,小女孩生了谢树华,当时才16岁。村里人流传是谢树华父亲强暴了小女孩。小女孩后来还生了一个孩子,但不幸夭折了。此后不久,小女孩不辞而别,再也没有回来过。谢树华对父亲有点印象,但对母亲一点印象都没有。
谢树华父母并没有结婚证,孩子也是在家接生的,结果谢树华一直没有上户口。五爹收养谢树华,不懂也没想去办收养手续。
娘家与谢树华同村的古亚妹,出嫁到镇上后,是当地一名热心志愿者。她说,高州很多事实孤儿,不少是黑户,他们家庭情况跟谢树华差不多,都是一些老光棍,娶了或买了外地的女人,女人生了孩子后离去,结果父亲病故,孩子便成为了“孤儿”。
温饱
快到中午饭点时,记者问谢树华中午一般吃啥,他愣了一下,说不吃。原来,他悄悄地吃完记者买去的两斤荔枝,拍拍肚皮,说已经饱了。
平常,谢树华也很少吃午饭。周一至周五上学期间,学校里有早餐供应,不要钱。于是,
谢树华早餐会吃多点,中午就不吃午饭。偶尔实在饿得不行了,就骑别人送他的自行车赶回家,生火煮点白粥吃。
村庙一侧有一个小房间,是树华的厨房。虽然小房间里有两口大灶,村民们过年例时会使用。但谢树华1米出头的身高,压根够不上灶台。于是,村民帮忙垒起了一口小灶。
厨房里只有一口铝制小圆锅,因磕磕碰碰,表面已经凹凸不平。记者问他怎么做饭,“就是油、盐、米一起放在锅里一起煮,煮熟了就可以吃了。有时,村里有些人会给我一些菜,我就把菜混在一起煮,如果有肉也放一起煮。”
现在,谢树华最会做的就是煲粥。他说自己原来在养父家,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煲好粥给养父吃,然后再去上学。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