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象”正面交锋“威马逊”
7月18日,在湛江供电局应急指挥中心,输电线路微气象在线监测装置传回的遥感图在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台风信息,这是自7月13日全省“微气象”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首次全面参与实战。据悉,湛江共安装有8套“微气象”装置,台风登陆前后,实时监测线路杆塔的风速情况,在距台风中心80千米河道边的220千伏霞迈甲线33号杆塔上,“微气象”装置监测到本次微气象装置所监测到的最大风速37.4米/秒,达到13级风力。
据悉,“微气象”主要应用于沿海微地形风速较大的线路,被安装在线路杆塔上,可全天候实时监测线路走廊风速、风向、降雨、温度、湿度和气压,数据每5分钟可刷新一次。当监测风速超过线路设计风速时进行预警,可及时预警线路安全风险,为灾后线路事故分析提供有力的气象依据,同时它积累的气象资料还可以作为今后线路设计的重要参考。
除了“微气象”,“威马逊”的应急工作还运用了两项新手段。记者从调度中心了解到,此次台风的监测将电网地理接线图与台风路径实时结合起来,能够准确并迅速判断受影响的电网线路和厂站。同时,将全省的电力重要用户进行统一编码并实行一张图管理,可以快速获取受影响重要用户信息,及时采取措施恢复重要用户供电。
据悉,调度中心已和广东省气象局、清华大学三方联手,打造“极端气象调价下电网快速处理、辅助、决策系统”,预计在2015年下半年投入试运行,该系统会将气象和调度运行的数据结合,届时将根据台风的强度、路径,进行风险预计,对电网故障方面产生预警。 (许潆予 刘卉 刘又菡)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