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经济·科技
人民网>>经济·科技>>正文

"十二五"收官看环保:环境改善源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2015年10月22日14:30  来源:中国网  手机看新闻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临近年末,有关“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成效的官方统计数据也相继出炉。前不久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上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专场报告中已经就相关数据做了介绍,从陈部长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非常突出,四种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均持续大幅下降,已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主要江河中劣V类断面比例大幅减少,由2001年的44%下降到2014年的9.0%,降幅达80%;五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排放总量比2007年下降五分之一,重金属污染事件由2010~2011年的每年10余起下降到2012~2014年的平均每年3起;就公众普遍关心的PM2.5而言,防控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4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11.1%。相关数据和例子不胜枚举。

  数据的进步是一方面,而真实感受则是另一方面。作为公众的一员,笔者个人更为关注的则是各种污染物数据降低的同时公众对环境质量的切身感受是否也同样有所改善。回想起五年前的“十一五”收官之时,尽管当时有关环境状况改善的统计数据令人振奋,但公众却普遍反映关于环境质量的切身感受没有显著变化,甚至出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第一季度高耗能产业上升、污染抬头的局势。而对“十二五”期间的环保成就,笔者的切身感受则是环境质量真的有所改善,而且很明显!今年1月至8月,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29%;北京达标天数增加23天,重污染天数减少22天。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能取得如此成效,与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不无关系。“十二五”之前,不能说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不重视,但绝对没有提到现在的这个层面。在发展观的认识上,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原先的认识是环境保护是必要的,不能不搞环境保护,但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矛盾时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我们的认识可以说是不坚定的。对这一问题连当时的环境保护法律也是这样认识的。1989年制定的旧《环境保护法》在第一条宣示其立法目的时,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描述是环境保护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谁主谁辅,一目了然,因而这一条款后来成为“先污染、后治理”的重要法律依据。而今年新修订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则将其立法目的明确表示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该法的第四条还明确表示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的目的是“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甚至在第五条中还提出了“保护优先”的原则。

  简单的法律条款的变化体现了党和政府关于发展观认识的重大革新,着重体现在“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的提出上。生态文明表明文明的进步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发展指标的推动,生态环境本身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属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增长不能算作文明的增长,良好生态是民生的重要内容。

  顶层设计上对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

  这种发展观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是有决定性影响的,并进而对环境法律、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带来显著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并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在任时仅仅看重GDP和财政收入等经济增长指标,而忽视生态环境问题,那么他对当地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这些“贡献”将不被国家所认可,不仅影响领导干部的升迁仕途,还有可能受到党纪国法的追究。

  我国环境执法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在环保方面的消极不作为,鉴此,在上述新思想认识的主导下,今年8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在制度层面上建立了领导干部的追责机制,使领导干部们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环境保护部对一些环境保护不力的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的约谈也日益受到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视。据统计,今年1至8月,环境保护部先后约谈了13个城市政府的主要负责人,督促地方政府及有关单位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推动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

  若干异常严格环保法律法规保驾护航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异常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以新《环境保护法》的修订为例。除了前文所述的立法目的变革之外,《环境保护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是法律责任的加重,首次规定了“按日计罚”、行政拘留等严格的行政法律责任。据环境保护部的统计,今年1至8月,全国范围内实施“按日计罚”案件共405件,罚款数额近3.3亿元;实施查封、扣押案件共2400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共1524件。2013年各级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污染犯罪案件总计706件,超过以往十年总和。而2014年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则达到2180件,超过上年2倍。今年1至8月,全国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116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029件。

  新法的严格实施,极大地提高了环境违法的成本和风险,彻底改变了原来环保法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此外,国务院也发布了非常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总共提出了273条详细的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如此宏大、详细、严格的污染治理计划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前所未有的。

下一页
(责编:乔雪峰、夏晓伦)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